第60章 削藩 废藩
【建文帝对于他的好叔叔们警惕已久。
太祖朱元璋在世时,就曾与朱允炆谈及藩王。朱允炆坦诚了自己对于藩王的削弱之意,而那时,他提出的对策是“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其实对藩王警惕、削藩很正常,他的根基威望远弱于其父朱标,同时他的好叔叔们又都手掌一部分兵力。为了统治的安定,哪怕是藩王们,也都做好了被削藩的准备。
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朱允炆一鸣惊人,直接废藩。
当年他说的多好啊,先讲道理、用礼法削弱藩王,不行就削减封地,还不行就动藩王的人,最后才是动兵。】
“对啊!”潭王朱梓(第八子)年纪虽小,但看到神迹讲到这个地步也想明白了,“爹,大哥,我们也知道要削藩,大家都认了,谁会不同意啊!”
“呵,说的倒是好听,”周王朱橚冷笑,“他倒是用德用礼啊,他是名正言顺的继位天子,还是我们的侄子,正常削藩根本不会到举兵的份上。”
朱标和朱元璋沉默对视,朱标道:“爹,咱还是要顾好雄英的身体。”
朱元璋点头,他现在对这个东宫次孙也产生了怀疑:“不只是雄英,你更要注意,你要是不出事儿,也没这些问题。”
【当然,某种程度上看,朱允炆还是做到了他当年说的话。】
“???”这是各个朝代统一的心情。
汉朝初年。
刘邦脑子转了一转:“做到了?德、礼、地、人、兵?废藩还能这么来?”
萧何在一旁望着酒盏,“看来应该是中央朝廷的实力远甚于藩王啊。”
“那这建文帝也太废了吧,”刘邦咂咂嘴,“就这样还能让那个明太宗造反成功?”
【燕王朱棣是建文帝的废除名单中排名靠后的藩王。在燕王之前,他已经废除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共五名藩王,而这些都没有走到动兵的地步。
而燕王朱棣之所以在名单中排名靠后,不是因为什么叔侄之情、也不是因为他的实力较弱,恰恰相反,朱棣才是建文帝眼中此次削藩的核心目标。
啊,我们在这里,这个废除五名藩王的地方先放个小彩蛋,等讲到建文帝具体废藩过程再揭开谜底。】
“彩蛋?”朱标皱眉,虽然之前没有见过这个词语,但联系上下文,也能大概理解其意。难道说,这个儿子在废掉五个藩王的时候还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吗?虽然废掉藩王就已经很出人意料了。
朱允炆现在才三岁,他对这个儿子也不甚了解。此时嫡长子朱雄英尚未夭折,他和爹娘更多的注意力还是在这个嫡长子身上。
“大哥,我觉得他做出什么都不值得惊讶了。”朱棣站在一旁,小声地和朱标吐槽,不敢让朱元璋听见。毕竟他还是造反了。
【好了,说回主题,朱允炆把核心目标放到最后,这点让人不知道怎么评价。
而此时有人想问了,朱允炆身边的大臣呢?难道朱元璋一个好臣子都没有给朱允炆留吗?
当然不是。
朱允炆的政治核心三人组,就是朱元璋留给他的大臣。
一个是齐泰,洪武年间任兵部侍郎,“泰”这个名字是明太祖亲赐,还有“太祖奇之”的记载,建文帝登基后,便将其升为兵部尚书。
一个是黄子澄,洪武年间为太孙伴读,建文帝登基后成为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
第三个则是方孝孺,明太祖对其的评价是:“此庄士,当老其才”,当然这种评价不能说是好还是不好。但是建文帝登基后,将其从汉中召回,任命为翰林院侍讲。虽然名义上是侍讲,但建文帝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咨询他的意见。
而削藩之意,便是由齐泰、黄子澄二人和朱允炆一起,拉开了最初的帷幕。】
“咱怎么会给他留下这种大臣?”朱元璋不解,朱元璋疑惑,朱元璋不清楚当时的自己怎么想的,“这三个咱现在还不认识,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水准。”
朱棣等兄弟几个则是盯着三人的名字,默默咬牙切齿,我记住你们三个的名字了,等着瞧!
殿中的重臣们则是愈发确定了自己之前的猜测,看来他们这些开国老臣估计是不剩几个了,只是不知道是他们自己自然去世、还是万岁当真是把开国老臣杀了一通啊,不然怎么一个和老臣有关的名字都没有?反而是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们冒了尖!不过,只要太子不出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所以,一定要保住太子的命啊!
大臣们彼此眉目交接,达成了共识。
浙江浦江县。
方孝孺此时二十三岁,早已跟随大儒宋濂学习,此时是他在浦江专心学业的第三年。
神迹中的内容,宋濂他们自然也是重视的,此时,看到天幕指出方孝孺就是明太祖留给建文帝的顾命大臣之一,不由又喜又悲。
喜的自然是因为方孝孺显然日后学业有成,还得到了两代帝王的认可,委以重任,得以一展抱负。
悲的也还是因为这委以重任,这是建文帝的核心团体啊,而建文帝先是废藩复古,又是失败被赶下帝位,方孝孺的结局可想而知。况且,万岁那边得知了未来的情形,是否还能任用方孝孺?方孝孺日后的命运又将如何?
方孝孺看着沉默地看着他的老师同学,道:“这是上天降下的天幕,何尝不是在提醒我检视己身,警醒我我的学问还没有学到家呢!”
宋濂注视着他,见他并未动摇,不由赞许点头:“虽是未来之事,但现下太子尚在,未来犹未可知!你更应专注自身,以备万一!”
方孝孺恭敬受教。
【那么,他们是怎么商议的呢?
首先,是建文帝表露了自己的态度:他要削藩。
黄子澄知其意,便和齐泰开始商议削藩章程。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为什么是黄子澄先了解建文帝的态度呢?
这就是朱允炆还是太孙时的事情了。当年,他就和黄子澄探询过对藩王的看法,而黄子澄给出的答复是:诸王的兵力不足为惧,都无法抵挡朝廷大军;况且西汉的七国也很强大,不也还是灭亡了吗?
这里就体现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黄子澄如何能这么肯定呢?而建文帝也当真信了。
黄子澄是纯粹的儒生文人,不能说对用兵打仗一窍不通,但也八九不离十。一方面,在他的认知力,打仗或许就是简单的我比你强、我就会赢;一方面,当时的话未尝没有顺应朱允炆的原因在。
那么,打仗真的只是简简单单地看纸面上的实力就能决定输赢吗?当然不是!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大家还打什么仗,直接把力量一对比,弱的那方认输就是了。
而关于西汉七国之乱的例子,七国是输了,可七国和西汉与藩王和大明能够完全一致的类比吗?也不能。
但建文帝真的信了黄子澄,不止在这时,还在接下来拟定的削藩方案中。】
“嗯?”朱元璋脑门上青筋开始突突直跳,“咱以后就是这么教他的?教他随意用人信人?”他在殿中转圈踱步,看起来很像踢一脚椅子、或者找个什么人打一顿,“削藩废藩就算了,自己的水平和手腕还不行!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那黄子澄还是个文人!”
他最终还是狠狠踢了一脚椅子,无视了再次躲到朱标身后的朱棣,“咱就不信,咱就一点有水平的将领都没给他留!这种涉及到军事的事情,他就这么就开始准备了,也不找找将领?”
“老朱咱这是瞎了眼了!”骂完犹不解气,但有没办法找现在才三岁的一个幼儿算账,只能扭过头来,对着朱标殷殷嘱咐:“标儿啊,一定要保重身体,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啊。”
朱标点头,和马皇后一起安抚朱元璋。
朱棣则和几个弟弟们挤眉弄眼,怪不得我能成功,就看这好侄儿的架势,还没开始就要出问题了。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看着天幕中,黄子澄拿他父亲在位时的七国之乱当例子,告诉朱允炆削藩必然成功,无需忧虑,不由冷笑出声。
笑话,要是藩王就那么好拿捏,朝廷就是顺应天时,藩王起兵就是逆天之举,那他汉家几代帝王有何苦小心谋划、仔细蚕食那么多年!
诚然看起来,明朝中央力量远胜地方藩王,但阴沟里翻船的事儿还少了?建文帝自己最后不也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他看向卫青。
卫青同样摇头,用兵打仗一事,力量对比重要吗?当然重要。本质上,力量强的一方理所当然地更可能赢,所谓一力降十会;但是有时候,有了“力”,怎么使用这个“力”也是关键。
宋朝。
太祖赵匡胤看着天幕中指出的,建文帝在开局前就出现的问题,不由沉思。
又看向赵光义、赵光美、赵德昭等亲近宗室,道:“天幕中的问题,也是我大宋日后要注意的。朕削弱武将权力,并非是让武将不能参与军政讨论,也不是让文臣独揽大权。该用武将的,还是要更多参考武将的意见,而不是让不懂军队的文臣大包大揽。”
几人都赞同地点头。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棣看到天幕中提到了建文帝时期的政治核心三人组,不由得冷笑:“这三个蠢货,不过酸腐文人罢了!我那好侄儿倒是当真信任这三人。”
朱高炽在一旁也回想起靖难前的处境,不由心有戚戚地点头。确实,如果不是朱允炆信任并采取了这三人、尤其是黄子澄的主意,当初自己家还不一定是什么结果呢。不过说起来,还有李景隆……
【我们之前提到过,燕王朱棣是建文帝此次削藩的核心目标。那该怎么处理这个目标呢?
齐泰和黄子澄提出了两种方案。齐泰认为应该先对燕王下手,尽快解决,以免后患。而黄子澄却认为应该先对其他诸王(周、齐、湘、代、岷)下手,他们已有不法行为,师出有名。特别是诸王周王,周王与燕王同母,削周王相当于剪燕王的手足。
建文帝最终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解决其他藩王,再对燕王下手。
在这里我们提一点,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户部侍郎卓敬密折建议徙燕王为南昌王并加以控制、而后建文帝召见其并说出“燕王,朕骨肉至亲”的事情。实际上,在卓敬回答了这句话后,建文帝的反应是没有回答。没有回答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赞同。当然,他优柔寡断、注重名声的特点还是略有体现。】
“……”周王朱橚忍不了了,他浑身散发出浓重的怨气,强忍着才没有让自己真的破口大骂出来,“我怎么了,我就是被单拎出来第一个开刀?就因为我和四哥同母?”
“呵呵,”他咬牙切齿,“拿我开刀有什么用,四哥不还是成功了吗!该!”
【商量好了,建文帝就开始动手。
没错,非常快。这就是之前埋的小彩蛋的谜底。
谁都没想到,他动手会这么快,在自己刚刚登基、朝堂大权都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在他祖父刚刚离世两月的时候。就是朱元璋估计都没有想到他的好孙子居然一刻都都等不及。
不过,说不定这就是建文帝的孝心所在呢,生怕朱元璋一个人孤单,思念子孙后代,作为好孙子不得替爷爷分忧~】
“什么好孙子!”朱元璋愤怒咆哮,“你稍微等一等都不行吗!”
“看来这第一个是我没跑了。”周王朱橚喃喃,“不过怕老爷子孤单是怎么回事儿,别告诉我他真的把我们兄弟送下去了几个……”
周围听到他的话的几个皇子们也悚然一惊,不会吧!
殿中的大臣都低眉耷眼,大气不敢出,这种皇家“孝顺”的争斗秘闻,他们是在不是很想听,就怕万岁日后那天想起来找麻烦。
汉朝初年。
“还真是孝顺。”刘邦笑出了声,“可真是爷爷的好孙子,叔叔的好侄子哈哈哈哈哈哈哈!”
萧何叹气,收敛点吧,陛下。
(本章完)
【建文帝对于他的好叔叔们警惕已久。
太祖朱元璋在世时,就曾与朱允炆谈及藩王。朱允炆坦诚了自己对于藩王的削弱之意,而那时,他提出的对策是“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
其实对藩王警惕、削藩很正常,他的根基威望远弱于其父朱标,同时他的好叔叔们又都手掌一部分兵力。为了统治的安定,哪怕是藩王们,也都做好了被削藩的准备。
只不过,谁都没有想到,朱允炆一鸣惊人,直接废藩。
当年他说的多好啊,先讲道理、用礼法削弱藩王,不行就削减封地,还不行就动藩王的人,最后才是动兵。】
“对啊!”潭王朱梓(第八子)年纪虽小,但看到神迹讲到这个地步也想明白了,“爹,大哥,我们也知道要削藩,大家都认了,谁会不同意啊!”
“呵,说的倒是好听,”周王朱橚冷笑,“他倒是用德用礼啊,他是名正言顺的继位天子,还是我们的侄子,正常削藩根本不会到举兵的份上。”
朱标和朱元璋沉默对视,朱标道:“爹,咱还是要顾好雄英的身体。”
朱元璋点头,他现在对这个东宫次孙也产生了怀疑:“不只是雄英,你更要注意,你要是不出事儿,也没这些问题。”
【当然,某种程度上看,朱允炆还是做到了他当年说的话。】
“???”这是各个朝代统一的心情。
汉朝初年。
刘邦脑子转了一转:“做到了?德、礼、地、人、兵?废藩还能这么来?”
萧何在一旁望着酒盏,“看来应该是中央朝廷的实力远甚于藩王啊。”
“那这建文帝也太废了吧,”刘邦咂咂嘴,“就这样还能让那个明太宗造反成功?”
【燕王朱棣是建文帝的废除名单中排名靠后的藩王。在燕王之前,他已经废除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共五名藩王,而这些都没有走到动兵的地步。
而燕王朱棣之所以在名单中排名靠后,不是因为什么叔侄之情、也不是因为他的实力较弱,恰恰相反,朱棣才是建文帝眼中此次削藩的核心目标。
啊,我们在这里,这个废除五名藩王的地方先放个小彩蛋,等讲到建文帝具体废藩过程再揭开谜底。】
“彩蛋?”朱标皱眉,虽然之前没有见过这个词语,但联系上下文,也能大概理解其意。难道说,这个儿子在废掉五个藩王的时候还有什么出人意料的举动吗?虽然废掉藩王就已经很出人意料了。
朱允炆现在才三岁,他对这个儿子也不甚了解。此时嫡长子朱雄英尚未夭折,他和爹娘更多的注意力还是在这个嫡长子身上。
“大哥,我觉得他做出什么都不值得惊讶了。”朱棣站在一旁,小声地和朱标吐槽,不敢让朱元璋听见。毕竟他还是造反了。
【好了,说回主题,朱允炆把核心目标放到最后,这点让人不知道怎么评价。
而此时有人想问了,朱允炆身边的大臣呢?难道朱元璋一个好臣子都没有给朱允炆留吗?
当然不是。
朱允炆的政治核心三人组,就是朱元璋留给他的大臣。
一个是齐泰,洪武年间任兵部侍郎,“泰”这个名字是明太祖亲赐,还有“太祖奇之”的记载,建文帝登基后,便将其升为兵部尚书。
一个是黄子澄,洪武年间为太孙伴读,建文帝登基后成为太常寺卿兼翰林院学士。
第三个则是方孝孺,明太祖对其的评价是:“此庄士,当老其才”,当然这种评价不能说是好还是不好。但是建文帝登基后,将其从汉中召回,任命为翰林院侍讲。虽然名义上是侍讲,但建文帝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咨询他的意见。
而削藩之意,便是由齐泰、黄子澄二人和朱允炆一起,拉开了最初的帷幕。】
“咱怎么会给他留下这种大臣?”朱元璋不解,朱元璋疑惑,朱元璋不清楚当时的自己怎么想的,“这三个咱现在还不认识,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水准。”
朱棣等兄弟几个则是盯着三人的名字,默默咬牙切齿,我记住你们三个的名字了,等着瞧!
殿中的重臣们则是愈发确定了自己之前的猜测,看来他们这些开国老臣估计是不剩几个了,只是不知道是他们自己自然去世、还是万岁当真是把开国老臣杀了一通啊,不然怎么一个和老臣有关的名字都没有?反而是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子们冒了尖!不过,只要太子不出问题,大家就都没问题……所以,一定要保住太子的命啊!
大臣们彼此眉目交接,达成了共识。
浙江浦江县。
方孝孺此时二十三岁,早已跟随大儒宋濂学习,此时是他在浦江专心学业的第三年。
神迹中的内容,宋濂他们自然也是重视的,此时,看到天幕指出方孝孺就是明太祖留给建文帝的顾命大臣之一,不由又喜又悲。
喜的自然是因为方孝孺显然日后学业有成,还得到了两代帝王的认可,委以重任,得以一展抱负。
悲的也还是因为这委以重任,这是建文帝的核心团体啊,而建文帝先是废藩复古,又是失败被赶下帝位,方孝孺的结局可想而知。况且,万岁那边得知了未来的情形,是否还能任用方孝孺?方孝孺日后的命运又将如何?
方孝孺看着沉默地看着他的老师同学,道:“这是上天降下的天幕,何尝不是在提醒我检视己身,警醒我我的学问还没有学到家呢!”
宋濂注视着他,见他并未动摇,不由赞许点头:“虽是未来之事,但现下太子尚在,未来犹未可知!你更应专注自身,以备万一!”
方孝孺恭敬受教。
【那么,他们是怎么商议的呢?
首先,是建文帝表露了自己的态度:他要削藩。
黄子澄知其意,便和齐泰开始商议削藩章程。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为什么是黄子澄先了解建文帝的态度呢?
这就是朱允炆还是太孙时的事情了。当年,他就和黄子澄探询过对藩王的看法,而黄子澄给出的答复是:诸王的兵力不足为惧,都无法抵挡朝廷大军;况且西汉的七国也很强大,不也还是灭亡了吗?
这里就体现出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黄子澄如何能这么肯定呢?而建文帝也当真信了。
黄子澄是纯粹的儒生文人,不能说对用兵打仗一窍不通,但也八九不离十。一方面,在他的认知力,打仗或许就是简单的我比你强、我就会赢;一方面,当时的话未尝没有顺应朱允炆的原因在。
那么,打仗真的只是简简单单地看纸面上的实力就能决定输赢吗?当然不是!如果真的这么简单,那大家还打什么仗,直接把力量一对比,弱的那方认输就是了。
而关于西汉七国之乱的例子,七国是输了,可七国和西汉与藩王和大明能够完全一致的类比吗?也不能。
但建文帝真的信了黄子澄,不止在这时,还在接下来拟定的削藩方案中。】
“嗯?”朱元璋脑门上青筋开始突突直跳,“咱以后就是这么教他的?教他随意用人信人?”他在殿中转圈踱步,看起来很像踢一脚椅子、或者找个什么人打一顿,“削藩废藩就算了,自己的水平和手腕还不行!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那黄子澄还是个文人!”
他最终还是狠狠踢了一脚椅子,无视了再次躲到朱标身后的朱棣,“咱就不信,咱就一点有水平的将领都没给他留!这种涉及到军事的事情,他就这么就开始准备了,也不找找将领?”
“老朱咱这是瞎了眼了!”骂完犹不解气,但有没办法找现在才三岁的一个幼儿算账,只能扭过头来,对着朱标殷殷嘱咐:“标儿啊,一定要保重身体,千万不能出什么差错啊。”
朱标点头,和马皇后一起安抚朱元璋。
朱棣则和几个弟弟们挤眉弄眼,怪不得我能成功,就看这好侄儿的架势,还没开始就要出问题了。
汉朝,元朔元年。
汉武帝看着天幕中,黄子澄拿他父亲在位时的七国之乱当例子,告诉朱允炆削藩必然成功,无需忧虑,不由冷笑出声。
笑话,要是藩王就那么好拿捏,朝廷就是顺应天时,藩王起兵就是逆天之举,那他汉家几代帝王有何苦小心谋划、仔细蚕食那么多年!
诚然看起来,明朝中央力量远胜地方藩王,但阴沟里翻船的事儿还少了?建文帝自己最后不也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他看向卫青。
卫青同样摇头,用兵打仗一事,力量对比重要吗?当然重要。本质上,力量强的一方理所当然地更可能赢,所谓一力降十会;但是有时候,有了“力”,怎么使用这个“力”也是关键。
宋朝。
太祖赵匡胤看着天幕中指出的,建文帝在开局前就出现的问题,不由沉思。
又看向赵光义、赵光美、赵德昭等亲近宗室,道:“天幕中的问题,也是我大宋日后要注意的。朕削弱武将权力,并非是让武将不能参与军政讨论,也不是让文臣独揽大权。该用武将的,还是要更多参考武将的意见,而不是让不懂军队的文臣大包大揽。”
几人都赞同地点头。
明朝永乐十六年。
朱棣看到天幕中提到了建文帝时期的政治核心三人组,不由得冷笑:“这三个蠢货,不过酸腐文人罢了!我那好侄儿倒是当真信任这三人。”
朱高炽在一旁也回想起靖难前的处境,不由心有戚戚地点头。确实,如果不是朱允炆信任并采取了这三人、尤其是黄子澄的主意,当初自己家还不一定是什么结果呢。不过说起来,还有李景隆……
【我们之前提到过,燕王朱棣是建文帝此次削藩的核心目标。那该怎么处理这个目标呢?
齐泰和黄子澄提出了两种方案。齐泰认为应该先对燕王下手,尽快解决,以免后患。而黄子澄却认为应该先对其他诸王(周、齐、湘、代、岷)下手,他们已有不法行为,师出有名。特别是诸王周王,周王与燕王同母,削周王相当于剪燕王的手足。
建文帝最终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解决其他藩王,再对燕王下手。
在这里我们提一点,就是史书中记载的户部侍郎卓敬密折建议徙燕王为南昌王并加以控制、而后建文帝召见其并说出“燕王,朕骨肉至亲”的事情。实际上,在卓敬回答了这句话后,建文帝的反应是没有回答。没有回答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赞同。当然,他优柔寡断、注重名声的特点还是略有体现。】
“……”周王朱橚忍不了了,他浑身散发出浓重的怨气,强忍着才没有让自己真的破口大骂出来,“我怎么了,我就是被单拎出来第一个开刀?就因为我和四哥同母?”
“呵呵,”他咬牙切齿,“拿我开刀有什么用,四哥不还是成功了吗!该!”
【商量好了,建文帝就开始动手。
没错,非常快。这就是之前埋的小彩蛋的谜底。
谁都没想到,他动手会这么快,在自己刚刚登基、朝堂大权都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在他祖父刚刚离世两月的时候。就是朱元璋估计都没有想到他的好孙子居然一刻都都等不及。
不过,说不定这就是建文帝的孝心所在呢,生怕朱元璋一个人孤单,思念子孙后代,作为好孙子不得替爷爷分忧~】
“什么好孙子!”朱元璋愤怒咆哮,“你稍微等一等都不行吗!”
“看来这第一个是我没跑了。”周王朱橚喃喃,“不过怕老爷子孤单是怎么回事儿,别告诉我他真的把我们兄弟送下去了几个……”
周围听到他的话的几个皇子们也悚然一惊,不会吧!
殿中的大臣都低眉耷眼,大气不敢出,这种皇家“孝顺”的争斗秘闻,他们是在不是很想听,就怕万岁日后那天想起来找麻烦。
汉朝初年。
“还真是孝顺。”刘邦笑出了声,“可真是爷爷的好孙子,叔叔的好侄子哈哈哈哈哈哈哈!”
萧何叹气,收敛点吧,陛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