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穿插战术
汉朝,元朔元年。
看到南军约定了三声炮响突围,而朱棣这边也打出了三声炮响,刘彻一拍案几:“这也太巧了!这朱棣运气实在不错。”他扭脸笑意盈盈,意气风发:“当然,朕的运气也很好,有了关内侯,我大汉必将彻底消灭匈奴,让那些匈奴人再无法扰我大汉边疆!”
卫青也笑道:“龙城大捷中,臣的运气也很好。况且陛下愿意任用臣,已经是臣最大的运气了。”这句话,前半段是谦虚,后半段是出自真心。如果不是刘彻,他未必能发挥自己的才华。到时,他就算有天赋、有才能又如何?只能是一生寂寂,默默无闻。
刘彻顿时更得意了,他大笑:“仲卿不必自谦。打仗或许有些许运气,但这运气又不能做的准,还是爱卿自己的才华才能让我大汉获得胜利啊!”
此时,刘彻还不知道,运气有时候也很重要。除去卫青霍去病,这二人不知究竟是天赋还是运气的原因总能在大漠上找到匈奴人外,剩下的将领不是迷路就是在迷路的路上。(此处做调侃,作者知道李广公孙敖等人迷路有不小的因素在于没有合格的向导。)
【燕军三炮后,将领何福以为是己方的信号,于是夺门而逃。
一个主要将领跑了,南军士卒们自然也开始混乱,有的想抵抗,有的想跑路,顿时变成了一盘散沙,溃不成军。燕军趁机猛攻,打了一个大胜仗,俘虏了平安、陈晖、徐真等三十七个将领,还俘获了不少文臣。
与武将不同,朱棣把文臣都放了。
至于平安,燕军不少人对他都有些畏惧,见他被俘,高兴之余便要求杀掉他,朱棣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把他送回北平,平安于是投降了朱棣。
这一战彻底击溃了南军主力,此后燕军在长江以北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同时,一千六百年前决定楚汉之争胜败的垓下之战就发生在灵壁附近,这也是这一战中的巧合。】
明朝,洪武年间。
傅友德感叹:“燕王善解人心啊!”而这一战后,建文帝的彻底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汉朝初年。
刘邦吃饱喝足,懒洋洋地倚坐着:“原来是这样巧啊!”又看到接下来天幕的总结,同样的决定之战,相距竟如此之近,又笑了:“我大汉与这明朝也算有缘!”
他见众人表情惶惶,便知他们是在为那一千六百年所不安,也是为他可能的愤怒所不安。他环视一周,道:“早就知道大汉灭亡了,又不是这一句一千六百年才知道,有什么可担心的?始皇帝的秦朝不过二世,就如早前的商、周也未有不灭之理啊!”
【五月初一,朱允炆调动的辽东兵马在直沽被燕将宋贵等截击,全军溃败。
初七,燕军攻下泗州。初九,朱棣派朱能、邱福二人率数百人,悄悄渡河绕至盛庸身后,赶走盛庸,攻克盱眙。十一日,朱棣召集将领,商量下一步的动向。有人建议取淮安,有的则认为当走凤阳。
但朱棣哪个都没选,他的目光落在了扬州。
他对众人道:“凤阳城墙楼橹都还完好,淮安屯粮众多,都不容易攻下。不如直接取扬州,指向仪真,淮安和凤阳自然会受到震慑;而我耀兵长江,京师孤立无援,人心震动,必然会发生内变。”
于是燕军就此向扬州进发,十七日抵达天长,朱棣派人招抚扬州守将王礼。
王礼本就打算献城投降,于是便谋划起来。他的行为被想抵抗的监察御史王彬发现,将他关入牢中。但王礼还有同党,于是趁着王礼沐浴之时将他绑住,放出王礼,开门投降。
这些都在一日之内发生。
十八日,燕军进入扬州。十九日,燕军抵达六合。】
明朝,洪武十三年。
“扬州!”虽然早先就觉得朱棣不会按照建文帝预想的一样走淮安或者凤阳,但他直接选择了扬州也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不过仔细想来,这一步走得又实在巧妙。淮安和凤阳既有重兵屯守、又已经有了作战准备,而扬州不一样,在所有人都认为朱棣要打前面二者的时候,扬州虽不会全无准备,但也有所松懈,不然这个献城的二五仔是怎么找到机会的?
但是,能够在战局中冷静地做出抉择、找出扬州这样的薄弱点就已经是绝大部分普通将领做不到的事情了,要知道,这可是南军的防御线内、大本营旁啊!带领军队,在敌人后方和大本营中窥出一条生路、不断穿插,并且取得战略性的成果,谈何容易?况且,朱棣还有时间限制,他不能在一个地方过多停留,必须始终在运动之中。
不说别人,朱棣帐下的将领们难道是庸才吗?不是,朱能等人不仅勇猛、也是有着颇高的战争水平和天赋的,但他们依旧是在凤阳淮安之间二选一。
李文忠常常叹息,败在这等人物手中,九江也不算亏。他站起身来,向朱棣颔首行礼:“燕王与军事一道,天赋世所罕见!乃我大明之福!”
其他将领们也纷纷行礼致意,这是对朱棣军事才华的敬佩。况且,朱棣作为皇子亲王,和他们这些武将勋贵也不在同一个赛道上,谈不上多大的竞争。
先前朱棣的军事水平虽然早有体现,但眼下天幕中这一次大纵深穿插迂回,在南军内部地区几次运动转折才是真正展示了朱棣的水平。
朱元璋满心复杂,又充满自豪。现在看来,朱允炆不过庸才,又如何能与朱棣相比?而这庸才还喜欢搞事情。
朱标站在他身边,眼中也有对于弟弟能力卓越的骄傲,和对大明后继有人的欣慰:“爹,日后假使儿子还是没能躲过那一劫,您也不要让允文他们继位了,他们继位对大明怕是是祸非福啊。”
朱元璋先是点头,又扭头啐他一口:“说什么话,你是太子,福气深厚,怎么可能有什么问题!”
朱标笑笑。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看着朱棣一路穿插,在南军内线,准确找出薄弱点大胆用兵、一击即中,脸上尽是兴奋和赞同之意。
他的打法就与此有些类似,当年打仗时就喜欢搞穿插透阵,再迂回过来继续穿插,几下就打得敌军开始溃散。
现在,他看着朱棣这么迂回穿插,不由回想起自己当年的马上岁月,一时有点蠢蠢欲动。
贞观众臣们对他多了解,一下子就看出来他想干什么,纷纷用行动拒绝:
“陛下,您别想搞什么御驾亲征了!”“这次对突厥用兵,有药师就够了,您不用担心!”
……
李世民有些郁闷,但也知道大臣们是为了自己和大唐好,只能怏怏应下。但这打仗的心一起,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
【朱允炆见局势不妙,先是下令诏天下勤王,并派出朝中大臣去各地征兵;同时采取了方孝孺的建议派人去和朱棣讲和,以期拖延时间。
他派去找朱棣讲和的这个人选也比较有意思。
他从宗室里挑了一个和朱棣关系比较近的人:庆城郡主。她是朱棣的堂姐,但在洪武年间应当称为庆阳公主,建文帝继位后才把她降为了庆城郡主。
二十二日,庆城郡主到达燕军驻地,请求割地讲和,朱棣并不同意。
他还写了封回信,大概是说我要报我爹的仇,惩治黄子澄、齐泰这几个奸臣,然后我和我的好侄儿可以像成王周公的旧例一样,当然,要是不行,那我也没办法,只能让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先移居到孝陵那边去,免得我破城的时候被吓到。
当然,会面的结果不止这些。庆城郡主还告诉了朱棣关于先前被削的几位藩王的现状。岷王流放漳州,代王囚禁于大同,周王和齐王则在京师,而这两人还是庶人身份,仍然处于关押状态。】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看见“庆城郡主”,立刻发言:“爹,大哥,你们看好侄儿他干的好事儿,堂姐用公主封号有什么问题,怎么他削藩还不够,还要把公主的封号也削了?”
朱元璋、朱标也有些不满,不满之余还有些疑惑。要说庆阳公主确实不是皇帝亲女或者姐妹,而是朱元璋的堂侄女,理论上不能用公主身份。但朱元璋宠爱她,又是一个侄女,封公主就封了,碍不着什么事儿。况且,洪武四年的时候,依照礼制,庆阳公主已经是不享公主份例,从两千石降到了五百石,仅仅是保留公主封号罢了。这样的皇姑你为什么还要动她?既没有意义,还不符太祖心意。
其余诸皇子们也是冷笑,特别是神迹中点出来的那四位亲王中的周王、齐王(崛王朱楩才1岁,代王朱桂6岁,不在殿中),更是充满嘲讽,好侄儿你怎么想的?削我们,还要削堂姐?结果现在遇上事儿了又想起堂姐来了?按年份算,堂姐那会儿都年近五旬了吧,你就“啪”一下把人家的封号弄没了,真是一点良心、血缘亲情都没有!
汉朝初年。
众人对朱允炆削了人家封号又让人家干活的行为表示了充分的不屑。
不是因为他不要脸,脸算什么?关键是他这么搞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啊!像他们的陛下,虽然不要脸,但每次都能达成目的啊!这才是关键。
【六月初一,燕军准备从浦子口渡江。盛庸守在江边,没让燕军过去。
恰好此时,朱高煦赶到,朱棣就给二儿子画了一个大饼:“好好干,世子身体不好!”听到这话,朱高煦于是带兵殊死搏斗,打败了盛庸,使其退守高资巷。
同时,朝廷派来支援的都督佥事陈瑄叛投朱棣,还带着从朝廷一同派来的水兵。】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看向自己的四儿子:“老四,你是真想改换世子、日后的太子?”他目光凌厉,神色逼人。
朱棣心里有些委屈,那是以后的我,我怎么知道他怎么想的。他只能按照自己现在的想法说:“怎么可能?炽儿可是我嫡长子,还那么聪慧懂事,我怎么会想换掉他?”现在朱高炽刚刚出生两年,朱高煦还在燕王妃(徐皇后)肚子里,要今年年底才出生。朱高炽现在既嫡又长,是朱棣唯一的儿子,心尖尖的心尖尖。
“那你就是想用这样的假话哄骗你儿子?”朱元璋顿时大怒,“这事儿一旦不好,会动摇国本的!咱是这么教你、你的兄弟们的吗?脑子长到哪儿去了!”
其余兄弟们没想到看老四的笑话还能被台风尾扫到,一个个乖乖缩起了脑袋,还挪步离朱棣远了点,以示自己和朱棣不一样,绝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
朱棣有些讷讷,又有些不服,那又不是我,他梗起了脖子:“爹,我才不会这么做!而且他那么做了,想来是有应对的办法了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那咱就看看你到时候有什么办法。”
永乐十六年。
看到自己跟二儿子说他大哥身体不好的暗示被天幕放出来,朱棣有些尴尬地咳了咳,装作看不见朱高炽的视线,也把大臣们忽略了个彻底,干脆转头看向朱瞻基,和他讲起自己带兵的种种心得来。
宋朝。
赵匡胤和赵光义对此都颇为不赞同。
“大哥,这朱棣如此行事,恐是乱家之起啊!唐朝便多有兄弟阋墙之事,不少与此类似。”赵光义评论,这用天大的好处许诺,在人家当真后又未必能实现,必然引起兄弟相争,而一旦牵扯上皇位的兄弟争斗,必然是不死不休。
赵匡胤点头,“你我兄弟几人要给我大宋百姓和后继之君做出表率,以免我大宋也出现这兄弟阋墙之事。”他看向赵光义、赵光美,又道,“且切不可做出这等随意许诺之事。”
赵光义、赵光美郑重点头:“臣弟定会谨记兄长所言,以身表率,使我大宋长盛不衰!”
赵匡胤满意点头。
(本章完)
汉朝,元朔元年。
看到南军约定了三声炮响突围,而朱棣这边也打出了三声炮响,刘彻一拍案几:“这也太巧了!这朱棣运气实在不错。”他扭脸笑意盈盈,意气风发:“当然,朕的运气也很好,有了关内侯,我大汉必将彻底消灭匈奴,让那些匈奴人再无法扰我大汉边疆!”
卫青也笑道:“龙城大捷中,臣的运气也很好。况且陛下愿意任用臣,已经是臣最大的运气了。”这句话,前半段是谦虚,后半段是出自真心。如果不是刘彻,他未必能发挥自己的才华。到时,他就算有天赋、有才能又如何?只能是一生寂寂,默默无闻。
刘彻顿时更得意了,他大笑:“仲卿不必自谦。打仗或许有些许运气,但这运气又不能做的准,还是爱卿自己的才华才能让我大汉获得胜利啊!”
此时,刘彻还不知道,运气有时候也很重要。除去卫青霍去病,这二人不知究竟是天赋还是运气的原因总能在大漠上找到匈奴人外,剩下的将领不是迷路就是在迷路的路上。(此处做调侃,作者知道李广公孙敖等人迷路有不小的因素在于没有合格的向导。)
【燕军三炮后,将领何福以为是己方的信号,于是夺门而逃。
一个主要将领跑了,南军士卒们自然也开始混乱,有的想抵抗,有的想跑路,顿时变成了一盘散沙,溃不成军。燕军趁机猛攻,打了一个大胜仗,俘虏了平安、陈晖、徐真等三十七个将领,还俘获了不少文臣。
与武将不同,朱棣把文臣都放了。
至于平安,燕军不少人对他都有些畏惧,见他被俘,高兴之余便要求杀掉他,朱棣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把他送回北平,平安于是投降了朱棣。
这一战彻底击溃了南军主力,此后燕军在长江以北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同时,一千六百年前决定楚汉之争胜败的垓下之战就发生在灵壁附近,这也是这一战中的巧合。】
明朝,洪武年间。
傅友德感叹:“燕王善解人心啊!”而这一战后,建文帝的彻底失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汉朝初年。
刘邦吃饱喝足,懒洋洋地倚坐着:“原来是这样巧啊!”又看到接下来天幕的总结,同样的决定之战,相距竟如此之近,又笑了:“我大汉与这明朝也算有缘!”
他见众人表情惶惶,便知他们是在为那一千六百年所不安,也是为他可能的愤怒所不安。他环视一周,道:“早就知道大汉灭亡了,又不是这一句一千六百年才知道,有什么可担心的?始皇帝的秦朝不过二世,就如早前的商、周也未有不灭之理啊!”
【五月初一,朱允炆调动的辽东兵马在直沽被燕将宋贵等截击,全军溃败。
初七,燕军攻下泗州。初九,朱棣派朱能、邱福二人率数百人,悄悄渡河绕至盛庸身后,赶走盛庸,攻克盱眙。十一日,朱棣召集将领,商量下一步的动向。有人建议取淮安,有的则认为当走凤阳。
但朱棣哪个都没选,他的目光落在了扬州。
他对众人道:“凤阳城墙楼橹都还完好,淮安屯粮众多,都不容易攻下。不如直接取扬州,指向仪真,淮安和凤阳自然会受到震慑;而我耀兵长江,京师孤立无援,人心震动,必然会发生内变。”
于是燕军就此向扬州进发,十七日抵达天长,朱棣派人招抚扬州守将王礼。
王礼本就打算献城投降,于是便谋划起来。他的行为被想抵抗的监察御史王彬发现,将他关入牢中。但王礼还有同党,于是趁着王礼沐浴之时将他绑住,放出王礼,开门投降。
这些都在一日之内发生。
十八日,燕军进入扬州。十九日,燕军抵达六合。】
明朝,洪武十三年。
“扬州!”虽然早先就觉得朱棣不会按照建文帝预想的一样走淮安或者凤阳,但他直接选择了扬州也出乎了不少人的意料。不过仔细想来,这一步走得又实在巧妙。淮安和凤阳既有重兵屯守、又已经有了作战准备,而扬州不一样,在所有人都认为朱棣要打前面二者的时候,扬州虽不会全无准备,但也有所松懈,不然这个献城的二五仔是怎么找到机会的?
但是,能够在战局中冷静地做出抉择、找出扬州这样的薄弱点就已经是绝大部分普通将领做不到的事情了,要知道,这可是南军的防御线内、大本营旁啊!带领军队,在敌人后方和大本营中窥出一条生路、不断穿插,并且取得战略性的成果,谈何容易?况且,朱棣还有时间限制,他不能在一个地方过多停留,必须始终在运动之中。
不说别人,朱棣帐下的将领们难道是庸才吗?不是,朱能等人不仅勇猛、也是有着颇高的战争水平和天赋的,但他们依旧是在凤阳淮安之间二选一。
李文忠常常叹息,败在这等人物手中,九江也不算亏。他站起身来,向朱棣颔首行礼:“燕王与军事一道,天赋世所罕见!乃我大明之福!”
其他将领们也纷纷行礼致意,这是对朱棣军事才华的敬佩。况且,朱棣作为皇子亲王,和他们这些武将勋贵也不在同一个赛道上,谈不上多大的竞争。
先前朱棣的军事水平虽然早有体现,但眼下天幕中这一次大纵深穿插迂回,在南军内部地区几次运动转折才是真正展示了朱棣的水平。
朱元璋满心复杂,又充满自豪。现在看来,朱允炆不过庸才,又如何能与朱棣相比?而这庸才还喜欢搞事情。
朱标站在他身边,眼中也有对于弟弟能力卓越的骄傲,和对大明后继有人的欣慰:“爹,日后假使儿子还是没能躲过那一劫,您也不要让允文他们继位了,他们继位对大明怕是是祸非福啊。”
朱元璋先是点头,又扭头啐他一口:“说什么话,你是太子,福气深厚,怎么可能有什么问题!”
朱标笑笑。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看着朱棣一路穿插,在南军内线,准确找出薄弱点大胆用兵、一击即中,脸上尽是兴奋和赞同之意。
他的打法就与此有些类似,当年打仗时就喜欢搞穿插透阵,再迂回过来继续穿插,几下就打得敌军开始溃散。
现在,他看着朱棣这么迂回穿插,不由回想起自己当年的马上岁月,一时有点蠢蠢欲动。
贞观众臣们对他多了解,一下子就看出来他想干什么,纷纷用行动拒绝:
“陛下,您别想搞什么御驾亲征了!”“这次对突厥用兵,有药师就够了,您不用担心!”
……
李世民有些郁闷,但也知道大臣们是为了自己和大唐好,只能怏怏应下。但这打仗的心一起,却不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
【朱允炆见局势不妙,先是下令诏天下勤王,并派出朝中大臣去各地征兵;同时采取了方孝孺的建议派人去和朱棣讲和,以期拖延时间。
他派去找朱棣讲和的这个人选也比较有意思。
他从宗室里挑了一个和朱棣关系比较近的人:庆城郡主。她是朱棣的堂姐,但在洪武年间应当称为庆阳公主,建文帝继位后才把她降为了庆城郡主。
二十二日,庆城郡主到达燕军驻地,请求割地讲和,朱棣并不同意。
他还写了封回信,大概是说我要报我爹的仇,惩治黄子澄、齐泰这几个奸臣,然后我和我的好侄儿可以像成王周公的旧例一样,当然,要是不行,那我也没办法,只能让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先移居到孝陵那边去,免得我破城的时候被吓到。
当然,会面的结果不止这些。庆城郡主还告诉了朱棣关于先前被削的几位藩王的现状。岷王流放漳州,代王囚禁于大同,周王和齐王则在京师,而这两人还是庶人身份,仍然处于关押状态。】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棣看见“庆城郡主”,立刻发言:“爹,大哥,你们看好侄儿他干的好事儿,堂姐用公主封号有什么问题,怎么他削藩还不够,还要把公主的封号也削了?”
朱元璋、朱标也有些不满,不满之余还有些疑惑。要说庆阳公主确实不是皇帝亲女或者姐妹,而是朱元璋的堂侄女,理论上不能用公主身份。但朱元璋宠爱她,又是一个侄女,封公主就封了,碍不着什么事儿。况且,洪武四年的时候,依照礼制,庆阳公主已经是不享公主份例,从两千石降到了五百石,仅仅是保留公主封号罢了。这样的皇姑你为什么还要动她?既没有意义,还不符太祖心意。
其余诸皇子们也是冷笑,特别是神迹中点出来的那四位亲王中的周王、齐王(崛王朱楩才1岁,代王朱桂6岁,不在殿中),更是充满嘲讽,好侄儿你怎么想的?削我们,还要削堂姐?结果现在遇上事儿了又想起堂姐来了?按年份算,堂姐那会儿都年近五旬了吧,你就“啪”一下把人家的封号弄没了,真是一点良心、血缘亲情都没有!
汉朝初年。
众人对朱允炆削了人家封号又让人家干活的行为表示了充分的不屑。
不是因为他不要脸,脸算什么?关键是他这么搞也得不到想要的结果啊!像他们的陛下,虽然不要脸,但每次都能达成目的啊!这才是关键。
【六月初一,燕军准备从浦子口渡江。盛庸守在江边,没让燕军过去。
恰好此时,朱高煦赶到,朱棣就给二儿子画了一个大饼:“好好干,世子身体不好!”听到这话,朱高煦于是带兵殊死搏斗,打败了盛庸,使其退守高资巷。
同时,朝廷派来支援的都督佥事陈瑄叛投朱棣,还带着从朝廷一同派来的水兵。】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看向自己的四儿子:“老四,你是真想改换世子、日后的太子?”他目光凌厉,神色逼人。
朱棣心里有些委屈,那是以后的我,我怎么知道他怎么想的。他只能按照自己现在的想法说:“怎么可能?炽儿可是我嫡长子,还那么聪慧懂事,我怎么会想换掉他?”现在朱高炽刚刚出生两年,朱高煦还在燕王妃(徐皇后)肚子里,要今年年底才出生。朱高炽现在既嫡又长,是朱棣唯一的儿子,心尖尖的心尖尖。
“那你就是想用这样的假话哄骗你儿子?”朱元璋顿时大怒,“这事儿一旦不好,会动摇国本的!咱是这么教你、你的兄弟们的吗?脑子长到哪儿去了!”
其余兄弟们没想到看老四的笑话还能被台风尾扫到,一个个乖乖缩起了脑袋,还挪步离朱棣远了点,以示自己和朱棣不一样,绝不可能做出那样的事。
朱棣有些讷讷,又有些不服,那又不是我,他梗起了脖子:“爹,我才不会这么做!而且他那么做了,想来是有应对的办法了啊!”
朱元璋冷哼一声,“那咱就看看你到时候有什么办法。”
永乐十六年。
看到自己跟二儿子说他大哥身体不好的暗示被天幕放出来,朱棣有些尴尬地咳了咳,装作看不见朱高炽的视线,也把大臣们忽略了个彻底,干脆转头看向朱瞻基,和他讲起自己带兵的种种心得来。
宋朝。
赵匡胤和赵光义对此都颇为不赞同。
“大哥,这朱棣如此行事,恐是乱家之起啊!唐朝便多有兄弟阋墙之事,不少与此类似。”赵光义评论,这用天大的好处许诺,在人家当真后又未必能实现,必然引起兄弟相争,而一旦牵扯上皇位的兄弟争斗,必然是不死不休。
赵匡胤点头,“你我兄弟几人要给我大宋百姓和后继之君做出表率,以免我大宋也出现这兄弟阋墙之事。”他看向赵光义、赵光美,又道,“且切不可做出这等随意许诺之事。”
赵光义、赵光美郑重点头:“臣弟定会谨记兄长所言,以身表率,使我大宋长盛不衰!”
赵匡胤满意点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