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小偃6号
    【华罗庚为同学们讲述了勤奋的必要性,钱三强分享了自己做研究的经验,艾思奇则阐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培养学生们的哲学思想。
    “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李振声如是说。从几位科学家们所作的报告中,李振声学习到了专业知识以及思想指导,获益匪浅。
    李振声所在的遗传选种实验馆,分为遗传组、生理组和栽培组三个部门,最初李振声被分配到了栽培组,师从土壤学家冯兆林,研究如何改良土壤。
    与此同时,李振声还收集了800多种不同的牧草,对他们的特性进行深入的观察与研究。在日复一日的研究中,李振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现在问题来了,李振声擅长的,可是小麦种植。】
    各朝代众人:??!
    “这不乱套了吗。这可是未来的中国什么小麦之父,这天赋不就浪费了吗?”那人已经听如入了神,早就把自己带入了那个家境贫寒,但努力向上的李振声,闻言顿时急了。
    【到20世纪50年代,李振声迎来了将经验转化为实践的机会。1956年,中央发出了走向西北的号召,李振声放弃了中科院的良好待遇,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西北的路程。
    几天的长途跋涉,李振声来到了陕西杨凌,一个贫穷、落后的小镇。在那里,李振声开始了小麦育种的研究工作。自此,李振声长达31年的西北生活开始了。
    1956年,中国农业发展遭遇了巨大的危机,小麦条锈病疯狂蔓延,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所谓“条锈病”,是农作物的一种流行病,他可以通过气流传播,具有流传速度快、发病率高的特点。
    条锈病刚刚产生时,人们很难察觉,然而一旦大面积爆发,小麦就会减产30%到50%,对于一个小麦种植大国来说,这种疾病称得上毁灭性的打击。
    25岁的李振声第一次面临如此严重的农作物疾病,内心十分忧虑。条锈病诱发因素十分复杂,最根本的原因是良种培育速度慢,病毒变异的速度远远快于小麦良种的研究速度。
    而唯一能够降低条锈病影响的方法,就是从根本上杜绝疾病的发生。深思熟虑之后,李振声决定培育抗病良种,提高小麦对抗疾病的免疫力。
    此前李振声已经研究牧草多年,他挑选出抗病性最好的长穗偃麦草。】
    各朝代百姓:???
    他们怎么就有点看不懂了呢。
    不是在说小麦生病的问题吗。
    这种病确实他们这些种小麦的也挺头疼,挺绝望的。
    但是,但是……
    这跟杂草又有什么关系。
    明朝。
    鼓励自家陛下快去寻玉米的村长挠了挠头。
    地中海的脑袋上尽是问号。
    “天幕,这是认真的……”
    他实在是无法想象,杂草还能跟小麦有联系的。
    “大概…是吧。”村民也有点不确定了。
    突然觉得,后世种的地,也许跟他们种的不太一样。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振声又为何关注地上杂草呢。
    因为想计划通过基因转移的方法,将牧草中的抗病性能转嫁给小麦。基因转移方法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困难重重。
    对此,李振声也给出了通俗易懂的解释:“好比为小麦找一个牧草丈夫,因为是远缘,就像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没有生育能力,所以让小麦的后代获得草的抗病基因,难度非常大。”】
    各朝几乎难以置信自己听见了什么。
    后世农学家也太疯狂了。
    这种想法是能实现的吗。
    不,这种想法是人能有的吗?
    赵过却抬眸,目光灼灼盯着天幕。
    心中十分认可李振声的大胆。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这种事情哪是什么不敢想的。
    【李振声的想法虽然大胆,但成功了。
    他又是如何成功的呢,我们细细道来。】
    一听成功了,别管是哪个朝代,直接沸腾起来。
    天幕能不能别磨蹭,赶紧讲了,快一点。
    虽然这杂草小麦想法过于疯狂,操作也过于高端。
    但为了未来小麦不受“条锈病”所扰,他们也不是不可以一试。
    【研究杂交小麦难度极高,李振声仅凭一人之力无法完成。不久后,他找到了植物学专家闻洪汉和植物病理学家李振歧。得到专业科学家的赞同后,李振声大受鼓舞。
    他率领自己的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之中,开启了漫长的实验、失败、再实验的过程。
    研究中的困难曾经让李振声团队大大受挫,质疑声也从四面八方涌进来,有人说李振声哗众取宠,有人评价他异想天开,没有人相信牧草和小麦能够杂交。尽管实验一次次失败,李振声团队却从未放弃。
    李振声研究牧草与小麦的杂交需要资源,如果这个项目无法取得成果,将会被取缔。
    振声费极大的精力研究远缘杂交,同时也专注于近缘杂交,利用近缘的研究成果支持远缘杂交,两个项目同时推进,李振声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
    皇天不负有心人,1979年,经过漫长的研究以及无数次的失败,李振声团队还是成功地将偃麦草的抗病和抗逆基因转移到小麦中,研究出小偃6号,如此,小麦便拥有了牧草特有的抗病性。
    小偃6号在陕西首先进行实验,以超高的产量打败了其他竞争对手。不久后,小偃6号被陕西农业部门列为主要种植品种,新的杂交小麦开始小范围推广。
    后来,小偃4号、5号、81号等小偃系列小麦新品种横空出世。小麦的抗病性大大增强,条锈病的问题也迎刃而解,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1980年,抗病新品小偃系列开始推广,种植1.5亿亩,相较于之前增产60亿公斤。与此同时,小偃系列的其他良种也培育成功,累计70个,种植面积多达3亿,增产75亿公斤。小偃系列的研究时间太过漫长,未能早日解决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一直是李振声的遗憾。是以,李振声再次投入到新产品的研究中,计划用牧草杂交出颜色不同的小麦。
    如果一个小麦的麦穗上有不同颜色的种子,科研人员就可以根据种子的颜色选出良种,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如此便大大提高了小麦研究和种植的效率。
    李振声的杂交技术,俨然形成了一个高产的小麦王国。
    小麦产量大大提高,农民们欢欣鼓舞,农田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吃面,种小偃。”
    一时之间,小偃系列成为小麦良种中的明星,而小偃系列的培育者李振声,也成为了农业界的红人。
    李振声的贡献一传十、十传百,他也逐渐在农民心中树立起威望。
    面对突如其来的荣誉,李振声却反应平平,他说:“我们今天能吃到发面馒头和面包,应该谢谢大自然,也应该谢谢为小麦提供优良基因的小草。”
    李振声声名鹊起,却依旧脚踏实地。他仍然奔波在麦田与实验室之间,将培育良种、杂交小麦作为自己的头等大事。
    有人曾经劝李振声,小麦杂交进入了新领域,已经不用那么辛苦。李振声却说:“真正为我打分的,是农民。”】
    秦朝。
    嬴政都有些羡慕了。
    后世怎么什么人才都有啊。
    最有意思的是,政府好像也是全力支持。
    他根本无法想象,一个31年才有进展的研究,自己真的会有那个耐心一直支持吗。
    应该不会的。
    但仔细想想,还是要看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如果是对大秦有价值,有意义的……
    31年……
    若是嬴政知道后世的一句话,大概会说,这研究,比他大秦的命还长。
    【小偃系列的研究时间太过漫长,未能早日解决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一直是李振声的遗憾。是以,李振声再次投入到新产品的研究中,计划用牧草杂交出颜色不同的小麦。
    如果一个小麦的麦穗上有不同颜色的种子,科研人员就可以根据种子的颜色选出良种,不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如此便大大提高了小麦研究和种植的效率。
    此次研究,已经积累了众多经验李振声游刃有余,短短几年后,李振声实现了小麦品种的颜色分类。依靠这项杂交技术,我国再次培养出50多个新品种,推广面积高达3亿亩。】
    各朝代百姓已经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如果真要说的话,那大概是,这样的大佬,什么时候他们这里也能来一个。
    到时候,别说31年了,62年他们也等得起,只要能让他们拥有那么厉害的小麦。
    【杂交小麦培育成功后,中国的小麦种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是李振声专注于研究的生活。他依旧穿着朴素的衣服,过着拮据的生活。
    以农民自居的李振声始终保留着专属于农民的质朴。李振声没有什么爱好,不抽烟,也没有娱乐活动。闲暇之余,李振声会四处散散步,去小麦育种基地看一看,偶然也会练习书法。
    投身于小麦杂交研究几十年,李振声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却忽略了自己的家庭。于李振声一家而言,团聚是十分奢侈的事情,尽管如此,家人却从未抱怨,反而成为李振声坚强的后盾。
    研究杂交小麦时,李振声得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他只照顾了母亲一段时间,随后再次回到实验田。母亲去世时,李振声还在实验室中做研究。
    2003年,李振声的妻子因为脑溢血住院,此后便一直卧病在床。李振声往返于医院和实验室,风雨无阻地照顾妻子,医护人员都十分感动。妻子病情好转后,李振声便将她接回家中照顾。
    李振声专门为妻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录了妻子病情的变化,如同对待自己的研究一般严谨。
    学术和生活上的压力累垮了李振声,他开始大把吃药,却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事业。
    1985年到1987年,小麦培育进入瓶颈期。在这几年间,中国人民增长了5000万,然而小麦却没有增长。李振声对此十分担忧,如果小麦培育、种植依旧没有突破,最终坐吃山空。
    李振声与其他农业科学家日夜研究,前往各地的小麦种植基地实地考察,寻求突破口。
    在河南封丘县,李振声发现,中低产田经过改良,小麦产量从400斤增长到了1000斤,仅1984年,这个小县城就给国家上交了1.3亿斤粮食。
    如果将封丘县的经验推广,即便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增收,最起码能够保证粮食的增长。
    在国务院的支持下,李振声率领400名科研人员深入黄淮海平原地区,治理中低产田。6年之后,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000亿斤,小麦生产终于突破了瓶颈。
    1995年,已经64岁的李振声不顾众人的劝阻,坚持前往海拔千米的生态站,山路颠簸,李振声的身体已经十分疲惫,他却浑然未觉。李振声曾经说:“我甘心为科研献出生命。”
    如今,李振声院士已经90岁高龄,依旧风里来雨里去,与小麦为伴。他是杂交小麦之父,和袁老一样是“麦田”的守望者与拯救者,也是带领中华民族走出饥荒,走向富足的民族脊梁。
    他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守护者。
    一生淡泊名利,为小麦,为国家,也为万千华夏儿女,奔波着,忙碌着。
    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今日盛世华夏。】
    唐朝。
    二凤陛下觉得自己的思想都有些停摆了。
    都不知道该震惊,现代人能活到九十多岁高龄,还是该震惊那动不动上亿斤的粮食。
    这种人才,是能真实存在在人世间的吗。
    ……
    天幕下,各朝代都在沸沸扬扬讨论。
    【李振声的传奇经历就讲到这里了,下面本期第三个主角袁隆平先生。
    是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
    2019年又荣获“共和国勋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