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预备第三次南征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看到此处,刘启终于表现出了一个少年人的常见态度:“辽太宗这一战未免有些太过狼狈了吧?”
上一个在战场狼狈遁逃的还是宋太宗赵光义,坐着驴车在北面一路南逃,跑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速度。
辽太宗这次还基本上是跑了一段路后就稍稍放缓了,因为驻扎在白团卫村的后晋军队并没有跨过漫长的地段前去追击的意图;而宋太宗可是在辽军的追击下跑的又快又远……
比不过,比不过。
刘启暗暗警示自己,日后登基了,绝对不要陷入到这般尴尬境地,里子面子都丢了个干净——虽然他也未必会亲自打仗,御驾亲征。
不过……辽太宗和宋太宗,辽朝和宋朝,这能不能算是一种对仗?或者说是一种你来我往……
【四月十九,耶律德光回军驻扎在了南京。
虽然此次南下就此结束,但契丹与后晋在边境的争斗依旧在继续,六月二十三,后晋一方就曾进攻高阳,未能成功。
而耶律德光同样没有放弃消灭后晋的念头,虽然他已经两次南下皆以失败而归。
而契丹国内经过连番作战,情况也开始变得不妙起来,每次作战,都是在消耗人口和牲畜,即使契丹不断发展,国内的百姓也难以扛住这样的损伤。
此时,一个在此时一直存在的矛盾就浮上水面:草原本位,和入主中原。
耶律德光未必此时就想着要统一中原、建立契丹大帝国,但他明显是对中原地区感兴趣的那一派;
而契丹内部始终存在一批坚守草原本位,并不打算对中原投注过多精力的人,他们愿意有限度地对中原用兵、结盟,从中获取好处,但倘若有风险,他们并不愿意因此影响到契丹内部。
因而,如耶律德光这样坚持要对后晋用兵的行为他们是不赞同的。
于是,述律平就和耶律德光有了如下对话。
述律平问耶律德光:“让汉人来当我们契丹的君主,可以吗?”耶律德光回答:“当然不可以。”于是,述律平接着道:“那你为什么想要当汉帝?”耶律德光并没有就此回答自己想要当汉帝,而是说:“石氏负恩,不可容。”——因为石家忘了我契丹的恩义,因此不能留着他们。
最后,述律平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如今虽然得到了中原地区,但却并不能够长久居留。如果哪一天因此遭遇挫折、跌个大跟头,只能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虽然述律平的话代表了契丹内部草原派的态度,但耶律德光毕竟已经登基多年,又有了燕云地区的功绩支撑,以及他通过南北官制任用的一批愿意支持他的人,因此,他第三次南下的计划并没有被动摇。】
辽朝,会同元年。
耶律德光看着自己两次南下的失败经过,并不做声。
他不否认自己对中原是有些想法的,这也是继承了父亲的态度,当年耶律阿保机其实就已经对中原有所向往,只是一直时机不够成熟。
他也不否认,倘若石重贵一直对他恭顺有加,自己也有可能会对中原动手——石重贵的态度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线,并不是引发他对中原动手的导火线。若是石重贵态度恭顺,那么动手的方式可能就不是战争,而是各种政治手段。
但是,石重贵的态度,正如天幕中那个他所言,“石氏负恩”,自己怎么能够容忍?这样一个依靠自己、被自己一手扶持的傀儡,居然想要反过来咬自己,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而且,若是自己不对此有所动作,周边那些国家又会怎样看待契丹、大辽?
会不会因此觉得大辽可欺?
至于国内那些草原派的态度……他自然知晓,那些人愿意从中原获利,但不会愿意对中原投入过大。而除去基本的立足不同,还有些人,是想要借此夺取更多权力,或者说,恢复往日贵族决议共立盟主的制度。
那自己就更不可能允许了。
只是,如今一切都还没有发生,燕云地区刚刚到手,石敬瑭离死还有几年,想要谋取中原也需要缓缓而图。他对后晋的力量估算、进军路线、作战计划也需要重新制定。
原本对于后晋军事力量的判断也要更新一部分了。
明朝,洪武年间。
朱标也从史书记载中发现了辽朝内部保守和南进两条路线的分歧与斗争:“辽确实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但是辽太宗无疑是一个偏向于南进的君主。”自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后,辽朝后来的君主们的南下经略行动,大部分都是发现中原王朝对自身存在威胁后,进行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他们虽然还有过不少南下行为,但这些大部分都不是像耶律德光一般是对中原地区有着占领、统治目标,而是为了通过军事来打击有可能对自身造成威胁的政权。
朱棣想了想,道:“辽世宗在位时间比较短,那么辽的正式转向,从南下转为保守应当是在穆宗时期。”
朱棡同意这个观点,他道:“辽穆宗登基以后,南下那一派就不占优势了,基本上都是讲和,或者以战促和。”
“不,辽穆宗登基初期,辽朝还是经常积极南下的,对中原地区的企图并没有放弃。”朱棣和朱樉翻看辽朝的战争记录,“应当是在辽和北汉与高平败给后周世宗之后,辽的政策才就此转变,不敢轻易南下的。”
高平一战,后周世宗柴荣大获全胜,就此扭转了双方的力量对比,辽朝此后方才变得求稳,南下派也就此逐渐式微,也才有了辽穆宗那句“三关本汉地,今以还汉,何失之有”。
【很快,耶律德光就又找到了好机会,一个因为后晋内部变化而产生的机会。石重贵在契丹第二次南下中成功反击后,就开始对自己的成绩越发自信起来。同时,在朝中也越发开始愿意任用自己偏好的臣子。
以杜重威为例,在耶律德光二次南下以及后晋反击的过程中,杜重威其实犯下不少问题,延误战机、闭城自保……但是他在战后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处罚。
同时,杜重威不仅在军事上不利,在担任节度使镇守一方时,也不能对当地带来正面作用。相反,他重敛于民,税外加赋,括财虐民,以充私藏。他长期镇守的恒州十室九空、民不聊生,他的府内却藏有粟十余万斛。
战时,他又闭守城池,即使看到敌军人数寥寥,或者掳掠大量百姓,他也不敢出击。
这样的人,在战后,因为恒州凋敝、生民怨恨,竟然自己上书要求调任,且不等朝廷回复,杜重威就自行离开州府赶往京城。
最后,石重贵也并没有把他怎么样,而是让马全节接任了他的恒州节度使,把他调任为了天雄节度使,并邺都留守。
而石重贵这样的行事风格,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任用冯玉。】
唐朝,贞观年间。
从石重贵的理政手段、行事作风上,李世民已经看到了他灭亡的结局:“辽太宗第二次南下确实落得大败,但石重贵何以就此觉得后晋无惧契丹、高枕无忧?又怎么能够就此觉得自己能力超绝、开始放纵享乐?”
后晋是胜了契丹没错,但这不代表石重贵这个后晋君主可以就此不把契丹放在眼里。
后晋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天灾结束了吗?各地百姓能够安定治理了吗?多地变作战场、民不聊生、作物绝收,朝廷能够让这些地方有一口饭吃,稳定秩序吗?战死的士卒们,他们的抚恤有没有到位?朝堂上,中央和各地节度使的矛盾缓和乃至解决了吗?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节度使、不让他们做出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吗?……
这么多问题,你石重贵有处理的思路了没有?有合适的人手没有?
更不用说,这些都是后晋内部的问题,外部,耶律德光可没有停止过再一次南下的打算——你做好短时间内,在本国领土上,第三次作战的准备了吗?
再说用人,就杜重威这样,军中朝中都必然有对其不满的人存在,就算不打算让他就此失去身份,也应该进行一些惩戒措施,这是必须做给所有人看的,反正,处置他的正当理由一大堆:军事没有搞好,镇守一方居然还私自加税搜刮民财,就算这两个都不算,那他没有诏令私自进京,总可以吧?
魏征冷哼一声,简直想要撇开眼不看,这种君主当真是伤了他的眼睛。
宋朝,开宝年间。
“少帝,自白团卫村之后,就觉得后晋能够胜过辽国了……”赵光美评判,“也从此开始只想用那些‘符合心意’的人,不愿意让那些‘不合心意’或者可能对他造成影响、威望权力都大的人继续握有权力了。”这是致命的。
坦白讲,一个君主收拢权力没什么可责怪的,但是他不能在收拢权力的同时任人唯亲、不听正确意见,只愿意让那些逢迎而无能的人上位。
石重贵后期朝堂的情况,之所以变成一群人都支持后晋反攻、相信辽国的计策,和他重用的大臣都是附和皇帝意思的人密切相关——石重贵想要打,石重贵觉得后晋能赢,那这些大臣怎么可能违背上意?
赵德昭也对石重贵这样日渐骄奢自满颇有些惋惜:“桑维翰……别的不说,处理内政还是有些水平的,那个冯玉可不好说了。”桑维翰虽然不一定能够在对辽国的时候想出除去称臣求和以外的办法,但治理内政是真有一手,同时,他还能压得住其他大臣、节度使,这对于后晋那么一个随时有可能有人产生小心思的朝堂还是相当重要的。
而冯玉……治理水平就不说了,还屡进谗言,弄权索贿,他担任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以来,朝政可是日益败坏。
【冯玉是冯皇后的兄长,自己又善于揣摩上意,逢迎有加,于是越发收到石重贵的重用。
特别是在此次战后,自觉功绩过人的石重贵越发随心所欲,于是冯玉迈进了中枢核心,担任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石重贵又用他来分宰相桑维翰的权力。
及至当年年底,也就是开运二年十二月,桑维翰变成了开封尹。
朝堂就此走向了混乱的局面。
而等到开运三年夏,河南、河北都出现了大饥荒,饿死者数万人,盗贼蜂起;又有雨水连绵,河水上涨,不少地方即将收获的庄稼就此被淹没。朝中混乱,并不能对此作出高效的处理。
这时,在定州西北,一个寨子就因为朝廷给的待遇不够优厚,转头向耶律德光透露消息,也就是中原大饥,是个发兵的好时候。】
(专国者李崧也,任崧者出帝也,当用者不用,当信者不信,自涂其耳目,至于踣仆,又谁咎哉?)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看着百姓流离失所、饥饿而死的画面,只能叹息。那毕竟不是大汉,他并不能做什么。
而这河北河南大饥,无疑是一个早已预料到的结果——契丹两次南下,战场都是在后晋土地上,而主要核心也基本就是河北及河南小部。契丹冬季南下,但战争是一直打到快要入夏,这些地方哪来的时间和土地用以耕种?
况且,后晋大军开拔,需要大批大批的粮草,这难道不是从百姓那里来吗?
再加上后晋时常出现的天灾,百姓家中必然没有足够的粮食,去年收获的粮食只能勉强支撑到第二年,到了夏天,必然会出现饥荒。
刘启同样痛心,但他还有些不解:“每次辽太宗其实都是趁着中原混乱时出兵,这一次还是这样?”不能吧,这已经是第三次南下了,就算是有着功绩和人手支撑,耶律德光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南下,也就是说,此次不成,他的机会就更少了。
(本章完)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看到此处,刘启终于表现出了一个少年人的常见态度:“辽太宗这一战未免有些太过狼狈了吧?”
上一个在战场狼狈遁逃的还是宋太宗赵光义,坐着驴车在北面一路南逃,跑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速度。
辽太宗这次还基本上是跑了一段路后就稍稍放缓了,因为驻扎在白团卫村的后晋军队并没有跨过漫长的地段前去追击的意图;而宋太宗可是在辽军的追击下跑的又快又远……
比不过,比不过。
刘启暗暗警示自己,日后登基了,绝对不要陷入到这般尴尬境地,里子面子都丢了个干净——虽然他也未必会亲自打仗,御驾亲征。
不过……辽太宗和宋太宗,辽朝和宋朝,这能不能算是一种对仗?或者说是一种你来我往……
【四月十九,耶律德光回军驻扎在了南京。
虽然此次南下就此结束,但契丹与后晋在边境的争斗依旧在继续,六月二十三,后晋一方就曾进攻高阳,未能成功。
而耶律德光同样没有放弃消灭后晋的念头,虽然他已经两次南下皆以失败而归。
而契丹国内经过连番作战,情况也开始变得不妙起来,每次作战,都是在消耗人口和牲畜,即使契丹不断发展,国内的百姓也难以扛住这样的损伤。
此时,一个在此时一直存在的矛盾就浮上水面:草原本位,和入主中原。
耶律德光未必此时就想着要统一中原、建立契丹大帝国,但他明显是对中原地区感兴趣的那一派;
而契丹内部始终存在一批坚守草原本位,并不打算对中原投注过多精力的人,他们愿意有限度地对中原用兵、结盟,从中获取好处,但倘若有风险,他们并不愿意因此影响到契丹内部。
因而,如耶律德光这样坚持要对后晋用兵的行为他们是不赞同的。
于是,述律平就和耶律德光有了如下对话。
述律平问耶律德光:“让汉人来当我们契丹的君主,可以吗?”耶律德光回答:“当然不可以。”于是,述律平接着道:“那你为什么想要当汉帝?”耶律德光并没有就此回答自己想要当汉帝,而是说:“石氏负恩,不可容。”——因为石家忘了我契丹的恩义,因此不能留着他们。
最后,述律平说了这么一句话:“你如今虽然得到了中原地区,但却并不能够长久居留。如果哪一天因此遭遇挫折、跌个大跟头,只能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虽然述律平的话代表了契丹内部草原派的态度,但耶律德光毕竟已经登基多年,又有了燕云地区的功绩支撑,以及他通过南北官制任用的一批愿意支持他的人,因此,他第三次南下的计划并没有被动摇。】
辽朝,会同元年。
耶律德光看着自己两次南下的失败经过,并不做声。
他不否认自己对中原是有些想法的,这也是继承了父亲的态度,当年耶律阿保机其实就已经对中原有所向往,只是一直时机不够成熟。
他也不否认,倘若石重贵一直对他恭顺有加,自己也有可能会对中原动手——石重贵的态度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线,并不是引发他对中原动手的导火线。若是石重贵态度恭顺,那么动手的方式可能就不是战争,而是各种政治手段。
但是,石重贵的态度,正如天幕中那个他所言,“石氏负恩”,自己怎么能够容忍?这样一个依靠自己、被自己一手扶持的傀儡,居然想要反过来咬自己,这不是忘恩负义是什么?而且,若是自己不对此有所动作,周边那些国家又会怎样看待契丹、大辽?
会不会因此觉得大辽可欺?
至于国内那些草原派的态度……他自然知晓,那些人愿意从中原获利,但不会愿意对中原投入过大。而除去基本的立足不同,还有些人,是想要借此夺取更多权力,或者说,恢复往日贵族决议共立盟主的制度。
那自己就更不可能允许了。
只是,如今一切都还没有发生,燕云地区刚刚到手,石敬瑭离死还有几年,想要谋取中原也需要缓缓而图。他对后晋的力量估算、进军路线、作战计划也需要重新制定。
原本对于后晋军事力量的判断也要更新一部分了。
明朝,洪武年间。
朱标也从史书记载中发现了辽朝内部保守和南进两条路线的分歧与斗争:“辽确实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但是辽太宗无疑是一个偏向于南进的君主。”自辽太宗耶律德光之后,辽朝后来的君主们的南下经略行动,大部分都是发现中原王朝对自身存在威胁后,进行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
他们虽然还有过不少南下行为,但这些大部分都不是像耶律德光一般是对中原地区有着占领、统治目标,而是为了通过军事来打击有可能对自身造成威胁的政权。
朱棣想了想,道:“辽世宗在位时间比较短,那么辽的正式转向,从南下转为保守应当是在穆宗时期。”
朱棡同意这个观点,他道:“辽穆宗登基以后,南下那一派就不占优势了,基本上都是讲和,或者以战促和。”
“不,辽穆宗登基初期,辽朝还是经常积极南下的,对中原地区的企图并没有放弃。”朱棣和朱樉翻看辽朝的战争记录,“应当是在辽和北汉与高平败给后周世宗之后,辽的政策才就此转变,不敢轻易南下的。”
高平一战,后周世宗柴荣大获全胜,就此扭转了双方的力量对比,辽朝此后方才变得求稳,南下派也就此逐渐式微,也才有了辽穆宗那句“三关本汉地,今以还汉,何失之有”。
【很快,耶律德光就又找到了好机会,一个因为后晋内部变化而产生的机会。石重贵在契丹第二次南下中成功反击后,就开始对自己的成绩越发自信起来。同时,在朝中也越发开始愿意任用自己偏好的臣子。
以杜重威为例,在耶律德光二次南下以及后晋反击的过程中,杜重威其实犯下不少问题,延误战机、闭城自保……但是他在战后并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处罚。
同时,杜重威不仅在军事上不利,在担任节度使镇守一方时,也不能对当地带来正面作用。相反,他重敛于民,税外加赋,括财虐民,以充私藏。他长期镇守的恒州十室九空、民不聊生,他的府内却藏有粟十余万斛。
战时,他又闭守城池,即使看到敌军人数寥寥,或者掳掠大量百姓,他也不敢出击。
这样的人,在战后,因为恒州凋敝、生民怨恨,竟然自己上书要求调任,且不等朝廷回复,杜重威就自行离开州府赶往京城。
最后,石重贵也并没有把他怎么样,而是让马全节接任了他的恒州节度使,把他调任为了天雄节度使,并邺都留守。
而石重贵这样的行事风格,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任用冯玉。】
唐朝,贞观年间。
从石重贵的理政手段、行事作风上,李世民已经看到了他灭亡的结局:“辽太宗第二次南下确实落得大败,但石重贵何以就此觉得后晋无惧契丹、高枕无忧?又怎么能够就此觉得自己能力超绝、开始放纵享乐?”
后晋是胜了契丹没错,但这不代表石重贵这个后晋君主可以就此不把契丹放在眼里。
后晋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天灾结束了吗?各地百姓能够安定治理了吗?多地变作战场、民不聊生、作物绝收,朝廷能够让这些地方有一口饭吃,稳定秩序吗?战死的士卒们,他们的抚恤有没有到位?朝堂上,中央和各地节度使的矛盾缓和乃至解决了吗?中央能够有效控制地方节度使、不让他们做出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吗?……
这么多问题,你石重贵有处理的思路了没有?有合适的人手没有?
更不用说,这些都是后晋内部的问题,外部,耶律德光可没有停止过再一次南下的打算——你做好短时间内,在本国领土上,第三次作战的准备了吗?
再说用人,就杜重威这样,军中朝中都必然有对其不满的人存在,就算不打算让他就此失去身份,也应该进行一些惩戒措施,这是必须做给所有人看的,反正,处置他的正当理由一大堆:军事没有搞好,镇守一方居然还私自加税搜刮民财,就算这两个都不算,那他没有诏令私自进京,总可以吧?
魏征冷哼一声,简直想要撇开眼不看,这种君主当真是伤了他的眼睛。
宋朝,开宝年间。
“少帝,自白团卫村之后,就觉得后晋能够胜过辽国了……”赵光美评判,“也从此开始只想用那些‘符合心意’的人,不愿意让那些‘不合心意’或者可能对他造成影响、威望权力都大的人继续握有权力了。”这是致命的。
坦白讲,一个君主收拢权力没什么可责怪的,但是他不能在收拢权力的同时任人唯亲、不听正确意见,只愿意让那些逢迎而无能的人上位。
石重贵后期朝堂的情况,之所以变成一群人都支持后晋反攻、相信辽国的计策,和他重用的大臣都是附和皇帝意思的人密切相关——石重贵想要打,石重贵觉得后晋能赢,那这些大臣怎么可能违背上意?
赵德昭也对石重贵这样日渐骄奢自满颇有些惋惜:“桑维翰……别的不说,处理内政还是有些水平的,那个冯玉可不好说了。”桑维翰虽然不一定能够在对辽国的时候想出除去称臣求和以外的办法,但治理内政是真有一手,同时,他还能压得住其他大臣、节度使,这对于后晋那么一个随时有可能有人产生小心思的朝堂还是相当重要的。
而冯玉……治理水平就不说了,还屡进谗言,弄权索贿,他担任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以来,朝政可是日益败坏。
【冯玉是冯皇后的兄长,自己又善于揣摩上意,逢迎有加,于是越发收到石重贵的重用。
特别是在此次战后,自觉功绩过人的石重贵越发随心所欲,于是冯玉迈进了中枢核心,担任枢密使、中书侍郎、平章事,石重贵又用他来分宰相桑维翰的权力。
及至当年年底,也就是开运二年十二月,桑维翰变成了开封尹。
朝堂就此走向了混乱的局面。
而等到开运三年夏,河南、河北都出现了大饥荒,饿死者数万人,盗贼蜂起;又有雨水连绵,河水上涨,不少地方即将收获的庄稼就此被淹没。朝中混乱,并不能对此作出高效的处理。
这时,在定州西北,一个寨子就因为朝廷给的待遇不够优厚,转头向耶律德光透露消息,也就是中原大饥,是个发兵的好时候。】
(专国者李崧也,任崧者出帝也,当用者不用,当信者不信,自涂其耳目,至于踣仆,又谁咎哉?)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看着百姓流离失所、饥饿而死的画面,只能叹息。那毕竟不是大汉,他并不能做什么。
而这河北河南大饥,无疑是一个早已预料到的结果——契丹两次南下,战场都是在后晋土地上,而主要核心也基本就是河北及河南小部。契丹冬季南下,但战争是一直打到快要入夏,这些地方哪来的时间和土地用以耕种?
况且,后晋大军开拔,需要大批大批的粮草,这难道不是从百姓那里来吗?
再加上后晋时常出现的天灾,百姓家中必然没有足够的粮食,去年收获的粮食只能勉强支撑到第二年,到了夏天,必然会出现饥荒。
刘启同样痛心,但他还有些不解:“每次辽太宗其实都是趁着中原混乱时出兵,这一次还是这样?”不能吧,这已经是第三次南下了,就算是有着功绩和人手支撑,耶律德光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南下,也就是说,此次不成,他的机会就更少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