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谭嗣同
【翌日,袁慰亭受光绪帝召见,前往朝廷。】
【庙堂之上,袁慰亭高声怒斥谭嗣同、康有为等维新党,并将谭嗣同谋划围园劫太后的事情告密太后,太后震怒。】
【1898年9月21日,本该在颐和园游玩的慈禧太后于凌晨时分赶回紫禁城,将光绪帝囚禁。】
【次日,以光绪帝之名发布诏书,正式临朝听政。】
【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
这六个大字,无比的刺眼,烙印在一位位帝王眼中,如阴影般,久久挥之不去。
秦朝。
嬴政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积压的沉重给吐出来似的,目光阴郁。
“和甲午海战一样,又失败了……”
一样的前路光明一片,让人感到希望,仿佛推翻旧制,成立新国,就在眼前,可结果,也是一样的失败。
这一次变法,包含了多少人的心血?
他们都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心怀大义,见不得国权丧失,日渐沦丧。
所以要改变!
为了天下。
为了苍生百姓。
也是,为了自己。
“我不理解该如何改变?”
嬴政低眉,自言自语。
他带领的大秦所向披靡,所过之处,金戈铁马,各国无不臣服他秦国的战戟之下,所以根本无法想象这个屡战屡败,国权丧失的年代。
“只觉得惋惜罢了……”
李斯躬着身子,在下方低语。
春秋。
“变法失败乃常事,变法之人下场如何?”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密切关注着。
【慈禧重掌政权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缉拿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下令捕杀。】
【参与革新的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等人也相继被通缉。】
随着文字画面,呈现在众皇帝们眼前的,是一片荒凉萧瑟之景——
街道所过之处荒无人烟,大街上满是落叶萧瑟,城墙之上,贴满了一位位维新人士的通缉画像,与悬赏令。
慈禧当政后,一夜之间,维新人士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砰砰!”
某个角落,被通缉的‘维新人士’被发现,他想逃,可四面已经被包围了。
震耳的枪声响起,那人中枪倒地,衣襟染了一大片血。
他迷茫的看着这个天空,看着这个经不起折腾的国家,口中想大喊。
为什么?
为什么会失败啊?
明明,马上就要成功了……
功亏一篑,功亏一篑。
可这些话到嘴边,冒出的,却是大量鲜血。
另一边,一艘渡轮,正漂洋行驶在茫茫大洋上。
康有为静静地站在甲板上,眼神茫然的看着那阴沉沉的天空,乘风破浪的海风吹在脸上,跟刮骨刀似的,火辣辣的疼。
可康有为跟没感觉似的,依旧茫然的看着前方。
他是慈禧太后政变前的前三天离国的。
其实在政变三天前,他就预感到了会失败,于是提前出城出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艘游轮是开往香江的,但是他的未来在哪里?
康有为两只手死死握着甲板上的栏杆,直至在栏杆上留下两道清晰的手印。
浏阳会馆。
梁启超急匆匆赶到,却发现谭嗣同还留在会馆之中。
看着眼前那坚毅严肃的脸,梁启超脸上满是苦涩,沙哑说道:“逃吧,官兵马上到了。”
谭嗣同站于窗边,缓缓摇了摇头。
他目光看向窗外,看着这灰蒙蒙的天,以及满城维新人士的通缉画像:“我不逃,也不打算逃,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有招后起。”
梁启超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从谭嗣同的眼里,他看出了死志。
“变法失败了,可我还想尽我之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谭嗣同背对着梁启超,继续说道。
官兵快来了,梁启超咬了咬牙,还是一个人逃离了这里。
【在东瀛手相伊藤的帮助下,梁启超逃亡东瀛。】
【离国前,梁启超悲愤提笔,写下《去国行》:呜呼济艰乏才兮,儒冠容容。佞头不斩兮,侠剑无功。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潇潇风雨满天地,飘然一身如转蓬,披发长啸览太空。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
【9月24日,谭嗣同于浏阳会馆被捕。】
“唉!”
看着天空上的字,所有朝代之人无不唉声叹息。
再次出现的画面,赫然是在牢狱之中。
皎洁的月光透过天窗照射进来,将谭嗣同的脸色照映得一片惨白。
他早已换上一身白色囚服,双手双脚带着铁拷,甚至衣襟上,还染着点点斑驳血迹。
哪怕身处牢狱中,他的脸上也没有半点恐惧之色,有的只是眉宇之间的一抹忧色。
他在担心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变法失败之后,这个国该何去何从?
这是,牢狱里冲进来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
大刀王五。
【王正谊,自幼学武,由于兄弟中排名第五,所以叫‘大刀王五’。】
他是来劫狱的。
可谭嗣同却拒绝了:“谢谢了,但是救不救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这个国家,已经没救了。”
王五哑口无言。
他是个粗人,听不懂四书五经,但是最起码礼仪孝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所认识的谭嗣同,应该是敢为天下的先驱者,眼里,总是带着光的。
可是现在,他却看到了绝望。
王五走了,他的妻子李闰来了。
她跌跌撞撞来到监狱探望,情到深处,她哭着说:“我最遗憾的是没有为你生个一儿半女,你是民族的英雄,理应该有后代继承你的血脉!”
对此,谭嗣同只是歉意的笑笑:“阿闰,这辈子是我对不起你,若有下辈子,我还娶你!”
“至于孩子就不必了,我们的孩子生于一个看不到希望的乱世,不如不生,生下来,也不过一个奴隶罢了。”
“今日,我虽死!但我始终坚信,我的血,我的死,会唤醒一个国!”
话落,谭嗣同大笑,于狱中题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夜过后,谭嗣同登上囚车,来到菜市场门口,将于那里问斩。
菜市场门口,早已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百姓们朝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的还在辱骂、大笑。
更有甚者,向其扔臭鸡蛋、烂菜叶。
像极了未开化的愚民。
可谭嗣同依旧傲然而立,宛如一杆枪。“希望我来世仍为谭复生,我以我血醒苍生!”
“愿这一国的民族,在我死后,能够醒来,找寻正确的道路,开创新国度!”
“时辰到,斩!”
伴随着命令声,手起,刀落。
谭嗣同鲜血飞溅。
他死了。
享年三十三岁。
谭嗣同死了之后,一切都显得安静起来。
但是画面,并没有变黑,依旧浮现着。
这一刻,各朝帝王才明白,戊戌变法的那一天,真正让人感到绝望、寒冷、与彷徨的,根本不是谭嗣同。
唐代。
“呼呼呼……”
皇宫外,起风了。
李世民感受到了一股冷意。
眼皮微垂的,无比复杂的看向天空中的画面,身子微微颤抖着。
身旁的几个宫女见状,立刻为其添衣,却被李世民拒绝。
“朕的冷,不是那种冷,而是……魂魄的那种冷!”
李世民声音急促,痛心疾首。
他看懂了,身后的魏征、房玄龄也看懂了。
所以他们感觉到了冷。
下意识裹紧了衣服,却依旧冷得发颤。
“臣手中的三板斧,打了一辈子仗,保护了一辈子百姓,第一次觉得这群百姓,不值得保护!”
一道低沉的声音随之响起。
只见程咬金正低头看着手中的板斧,飞溅的鲜血升起他跌宕起伏的情绪,不断在这位武将心中激荡。
是什么,让这位传奇武将发出这样的感叹?
不止大唐,大宋,大明,大秦,大汉……这些朝代的人,目光也都凝聚在谭嗣同死后的画面。
谭嗣同处决时,用的是最钝的将军刀。
这样的刀,往往一刀下去砍不死人,需要砍好几刀才能砍下人的头颅。
最终,谭嗣同被砍了三十多刀才断气。
可是他死后,双目依旧瞑目。
空洞昏暗,还带着些许斑驳血迹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
看到的是一双双麻木的眼睛!
听到的是一声声恶毒的咒骂!
当然,还有一枚枚铜板,丢在刽子手的脚下,用来刽子手赶紧动刀。
画面给予当时情况的特写,菜市场上所有聚集的清朝群众的面目表情,各朝皇帝们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这才是最让人感到寒冷、无力、和绝望的。
秦朝。
嬴政大口呼吸着,抬头看着天,以求让自己的内心平静。
可是,这一幕如跗骨之蛆一般,深深烙印在他眼中,根本平静不下来。
“愚昧!无知!生于乱世!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他忍不住发出怒斥。
汉朝。
汉武帝刘彻,甚至深深闭上了眼睛,感到有些累乏。
“这就是变法下的时代,这就是变法时代下的人,来自腐败之国,最底层的悲哀!”
他叹息。
画面一转,谭嗣同死后,这些民众一股脑儿冲上去,抢夺第一口热血,抹上馒头,再带回家。
这样是用来治疗痨病的良药。
画面特写完,才归于黑暗。
各朝皇帝、文臣武将、诗人圣贤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看着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朝代,人群,是何等的愚昧?
这一幕,也和谭嗣同行刑前,说得那句‘来世扔为谭复生,我以我血醒苍生’相交辉映,更显得苍凉。
【这便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朝廷没几年好存在了,底下百姓,也如未开化的蛮夷一般。】
【戊戌变法从未拯救这个国家的国民,国民需要自救。】
看着天空上的这段文字,北宋,范仲淹猛灌了一口酒。
这位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学家、诗人,也茫然了。
“同为文人墨客,我与之相比,是弱者。”
范仲淹自语道。
因为同为心系百姓,心系国家,谭嗣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以死明志,而他,做不到这一步。
故此自责,胆小!怯懦!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连清朝最后一批拯救者都失败了,还有什么,能拯救这个国家呢?
【慈禧重掌朝政后,清廷恢复了过去的制度,她认为清朝能这样苟延残喘下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是请记住,这是最后的时光了,重大的历史改革,将冲垮这个最后的朝代。】
【无论是洋务运动,甲午海战,还是戊戌变法,这些都是星星之火,没人可以挡住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于是,新的火开始点燃。
众皇帝的眼里,也重新浮现亮光。
“星星之火,终将燎原?如何燎?”
【那是空洞腐朽的1899年,前路茫茫,百姓看不到希望,浑浑噩噩,不知为何而战。】
【海外的浪潮带来了侵略,但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宗教。新的教义与旧时代的教义思想产生冲突,必有一方覆灭。】
皇帝们看见了那时候百姓是如何生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砸锅卖铁,甚至贱卖妻女。
众人亲眼看到一户家庭的妻子被贱卖给一个地主,妻子拼死哭喊,丈夫却充耳不闻,只是数着手里的碎银几两。
更多的人,乞讨度日。
浑浑噩噩,与游魂野鬼无二。
但,也有人站起来反抗。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生活贫苦,不能连我们的精神信仰也被剥夺!”
“没人带头,我就来带头!砸了这些狗屁洋人教堂!”
“一把火烧了!助清灭洋!”
这些人大喊着,举着火把,从社会最底层一跃而起。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饿得骨瘦如柴,但是他们眼里像燃烧着火焰一样。
【同年,大刀会、义和拳、神拳、与梅拳等民间结社互相结合,报团取暖,义和团成立了。】
“咦?这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看着浮现而成的画面,各朝皇帝们纷纷惊讶。
虽有共同的目的,但是乱无章法,各自为战,何谈‘助清灭洋’?
尤其他们浑身身着奇装异服,虽然发展得很迅速,但几乎是不挑,只要是来投奔,无论老弱妇孺,他们照单全收。
团号更是以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中的一字命名,玄之又玄。
各朝皇帝不禁疑惑:“这般一盘散沙的势力,真的能点燃建国之火吗?”
然而,就在各朝皇帝觉得荒谬时,接下来呈现的画面,却是让他们大为震撼!
戊戌变法失败后,该国并非无药可救。
愚昧腐朽的是他们,站起来反抗的星星之火,也是他们!
有时候,以毒攻毒,也是一种良药。
(本章完)
【翌日,袁慰亭受光绪帝召见,前往朝廷。】
【庙堂之上,袁慰亭高声怒斥谭嗣同、康有为等维新党,并将谭嗣同谋划围园劫太后的事情告密太后,太后震怒。】
【1898年9月21日,本该在颐和园游玩的慈禧太后于凌晨时分赶回紫禁城,将光绪帝囚禁。】
【次日,以光绪帝之名发布诏书,正式临朝听政。】
【戊戌变法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
这六个大字,无比的刺眼,烙印在一位位帝王眼中,如阴影般,久久挥之不去。
秦朝。
嬴政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积压的沉重给吐出来似的,目光阴郁。
“和甲午海战一样,又失败了……”
一样的前路光明一片,让人感到希望,仿佛推翻旧制,成立新国,就在眼前,可结果,也是一样的失败。
这一次变法,包含了多少人的心血?
他们都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心怀大义,见不得国权丧失,日渐沦丧。
所以要改变!
为了天下。
为了苍生百姓。
也是,为了自己。
“我不理解该如何改变?”
嬴政低眉,自言自语。
他带领的大秦所向披靡,所过之处,金戈铁马,各国无不臣服他秦国的战戟之下,所以根本无法想象这个屡战屡败,国权丧失的年代。
“只觉得惋惜罢了……”
李斯躬着身子,在下方低语。
春秋。
“变法失败乃常事,变法之人下场如何?”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密切关注着。
【慈禧重掌政权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缉拿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被下令捕杀。】
【参与革新的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等人也相继被通缉。】
随着文字画面,呈现在众皇帝们眼前的,是一片荒凉萧瑟之景——
街道所过之处荒无人烟,大街上满是落叶萧瑟,城墙之上,贴满了一位位维新人士的通缉画像,与悬赏令。
慈禧当政后,一夜之间,维新人士如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
“砰砰!”
某个角落,被通缉的‘维新人士’被发现,他想逃,可四面已经被包围了。
震耳的枪声响起,那人中枪倒地,衣襟染了一大片血。
他迷茫的看着这个天空,看着这个经不起折腾的国家,口中想大喊。
为什么?
为什么会失败啊?
明明,马上就要成功了……
功亏一篑,功亏一篑。
可这些话到嘴边,冒出的,却是大量鲜血。
另一边,一艘渡轮,正漂洋行驶在茫茫大洋上。
康有为静静地站在甲板上,眼神茫然的看着那阴沉沉的天空,乘风破浪的海风吹在脸上,跟刮骨刀似的,火辣辣的疼。
可康有为跟没感觉似的,依旧茫然的看着前方。
他是慈禧太后政变前的前三天离国的。
其实在政变三天前,他就预感到了会失败,于是提前出城出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这艘游轮是开往香江的,但是他的未来在哪里?
康有为两只手死死握着甲板上的栏杆,直至在栏杆上留下两道清晰的手印。
浏阳会馆。
梁启超急匆匆赶到,却发现谭嗣同还留在会馆之中。
看着眼前那坚毅严肃的脸,梁启超脸上满是苦涩,沙哑说道:“逃吧,官兵马上到了。”
谭嗣同站于窗边,缓缓摇了摇头。
他目光看向窗外,看着这灰蒙蒙的天,以及满城维新人士的通缉画像:“我不逃,也不打算逃,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有招后起。”
梁启超张了张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从谭嗣同的眼里,他看出了死志。
“变法失败了,可我还想尽我之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
谭嗣同背对着梁启超,继续说道。
官兵快来了,梁启超咬了咬牙,还是一个人逃离了这里。
【在东瀛手相伊藤的帮助下,梁启超逃亡东瀛。】
【离国前,梁启超悲愤提笔,写下《去国行》:呜呼济艰乏才兮,儒冠容容。佞头不斩兮,侠剑无功。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潇潇风雨满天地,飘然一身如转蓬,披发长啸览太空。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
【9月24日,谭嗣同于浏阳会馆被捕。】
“唉!”
看着天空上的字,所有朝代之人无不唉声叹息。
再次出现的画面,赫然是在牢狱之中。
皎洁的月光透过天窗照射进来,将谭嗣同的脸色照映得一片惨白。
他早已换上一身白色囚服,双手双脚带着铁拷,甚至衣襟上,还染着点点斑驳血迹。
哪怕身处牢狱中,他的脸上也没有半点恐惧之色,有的只是眉宇之间的一抹忧色。
他在担心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变法失败之后,这个国该何去何从?
这是,牢狱里冲进来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
大刀王五。
【王正谊,自幼学武,由于兄弟中排名第五,所以叫‘大刀王五’。】
他是来劫狱的。
可谭嗣同却拒绝了:“谢谢了,但是救不救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这个国家,已经没救了。”
王五哑口无言。
他是个粗人,听不懂四书五经,但是最起码礼仪孝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所认识的谭嗣同,应该是敢为天下的先驱者,眼里,总是带着光的。
可是现在,他却看到了绝望。
王五走了,他的妻子李闰来了。
她跌跌撞撞来到监狱探望,情到深处,她哭着说:“我最遗憾的是没有为你生个一儿半女,你是民族的英雄,理应该有后代继承你的血脉!”
对此,谭嗣同只是歉意的笑笑:“阿闰,这辈子是我对不起你,若有下辈子,我还娶你!”
“至于孩子就不必了,我们的孩子生于一个看不到希望的乱世,不如不生,生下来,也不过一个奴隶罢了。”
“今日,我虽死!但我始终坚信,我的血,我的死,会唤醒一个国!”
话落,谭嗣同大笑,于狱中题字。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一夜过后,谭嗣同登上囚车,来到菜市场门口,将于那里问斩。
菜市场门口,早已站满了围观的百姓。
百姓们朝他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有的还在辱骂、大笑。
更有甚者,向其扔臭鸡蛋、烂菜叶。
像极了未开化的愚民。
可谭嗣同依旧傲然而立,宛如一杆枪。“希望我来世仍为谭复生,我以我血醒苍生!”
“愿这一国的民族,在我死后,能够醒来,找寻正确的道路,开创新国度!”
“时辰到,斩!”
伴随着命令声,手起,刀落。
谭嗣同鲜血飞溅。
他死了。
享年三十三岁。
谭嗣同死了之后,一切都显得安静起来。
但是画面,并没有变黑,依旧浮现着。
这一刻,各朝帝王才明白,戊戌变法的那一天,真正让人感到绝望、寒冷、与彷徨的,根本不是谭嗣同。
唐代。
“呼呼呼……”
皇宫外,起风了。
李世民感受到了一股冷意。
眼皮微垂的,无比复杂的看向天空中的画面,身子微微颤抖着。
身旁的几个宫女见状,立刻为其添衣,却被李世民拒绝。
“朕的冷,不是那种冷,而是……魂魄的那种冷!”
李世民声音急促,痛心疾首。
他看懂了,身后的魏征、房玄龄也看懂了。
所以他们感觉到了冷。
下意识裹紧了衣服,却依旧冷得发颤。
“臣手中的三板斧,打了一辈子仗,保护了一辈子百姓,第一次觉得这群百姓,不值得保护!”
一道低沉的声音随之响起。
只见程咬金正低头看着手中的板斧,飞溅的鲜血升起他跌宕起伏的情绪,不断在这位武将心中激荡。
是什么,让这位传奇武将发出这样的感叹?
不止大唐,大宋,大明,大秦,大汉……这些朝代的人,目光也都凝聚在谭嗣同死后的画面。
谭嗣同处决时,用的是最钝的将军刀。
这样的刀,往往一刀下去砍不死人,需要砍好几刀才能砍下人的头颅。
最终,谭嗣同被砍了三十多刀才断气。
可是他死后,双目依旧瞑目。
空洞昏暗,还带着些许斑驳血迹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
看到的是一双双麻木的眼睛!
听到的是一声声恶毒的咒骂!
当然,还有一枚枚铜板,丢在刽子手的脚下,用来刽子手赶紧动刀。
画面给予当时情况的特写,菜市场上所有聚集的清朝群众的面目表情,各朝皇帝们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这才是最让人感到寒冷、无力、和绝望的。
秦朝。
嬴政大口呼吸着,抬头看着天,以求让自己的内心平静。
可是,这一幕如跗骨之蛆一般,深深烙印在他眼中,根本平静不下来。
“愚昧!无知!生于乱世!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他忍不住发出怒斥。
汉朝。
汉武帝刘彻,甚至深深闭上了眼睛,感到有些累乏。
“这就是变法下的时代,这就是变法时代下的人,来自腐败之国,最底层的悲哀!”
他叹息。
画面一转,谭嗣同死后,这些民众一股脑儿冲上去,抢夺第一口热血,抹上馒头,再带回家。
这样是用来治疗痨病的良药。
画面特写完,才归于黑暗。
各朝皇帝、文臣武将、诗人圣贤都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看着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朝代,人群,是何等的愚昧?
这一幕,也和谭嗣同行刑前,说得那句‘来世扔为谭复生,我以我血醒苍生’相交辉映,更显得苍凉。
【这便是戊戌变法失败后的清朝,朝廷没几年好存在了,底下百姓,也如未开化的蛮夷一般。】
【戊戌变法从未拯救这个国家的国民,国民需要自救。】
看着天空上的这段文字,北宋,范仲淹猛灌了一口酒。
这位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学家、诗人,也茫然了。
“同为文人墨客,我与之相比,是弱者。”
范仲淹自语道。
因为同为心系百姓,心系国家,谭嗣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以死明志,而他,做不到这一步。
故此自责,胆小!怯懦!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连清朝最后一批拯救者都失败了,还有什么,能拯救这个国家呢?
【慈禧重掌朝政后,清廷恢复了过去的制度,她认为清朝能这样苟延残喘下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是请记住,这是最后的时光了,重大的历史改革,将冲垮这个最后的朝代。】
【无论是洋务运动,甲午海战,还是戊戌变法,这些都是星星之火,没人可以挡住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于是,新的火开始点燃。
众皇帝的眼里,也重新浮现亮光。
“星星之火,终将燎原?如何燎?”
【那是空洞腐朽的1899年,前路茫茫,百姓看不到希望,浑浑噩噩,不知为何而战。】
【海外的浪潮带来了侵略,但也带来了他们的文化、宗教。新的教义与旧时代的教义思想产生冲突,必有一方覆灭。】
皇帝们看见了那时候百姓是如何生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砸锅卖铁,甚至贱卖妻女。
众人亲眼看到一户家庭的妻子被贱卖给一个地主,妻子拼死哭喊,丈夫却充耳不闻,只是数着手里的碎银几两。
更多的人,乞讨度日。
浑浑噩噩,与游魂野鬼无二。
但,也有人站起来反抗。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生活贫苦,不能连我们的精神信仰也被剥夺!”
“没人带头,我就来带头!砸了这些狗屁洋人教堂!”
“一把火烧了!助清灭洋!”
这些人大喊着,举着火把,从社会最底层一跃而起。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饿得骨瘦如柴,但是他们眼里像燃烧着火焰一样。
【同年,大刀会、义和拳、神拳、与梅拳等民间结社互相结合,报团取暖,义和团成立了。】
“咦?这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看着浮现而成的画面,各朝皇帝们纷纷惊讶。
虽有共同的目的,但是乱无章法,各自为战,何谈‘助清灭洋’?
尤其他们浑身身着奇装异服,虽然发展得很迅速,但几乎是不挑,只要是来投奔,无论老弱妇孺,他们照单全收。
团号更是以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中的一字命名,玄之又玄。
各朝皇帝不禁疑惑:“这般一盘散沙的势力,真的能点燃建国之火吗?”
然而,就在各朝皇帝觉得荒谬时,接下来呈现的画面,却是让他们大为震撼!
戊戌变法失败后,该国并非无药可救。
愚昧腐朽的是他们,站起来反抗的星星之火,也是他们!
有时候,以毒攻毒,也是一种良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