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秦京茹也帮着说话,“关响,快吃吧,过会带你去玩。”
“哦,那我想吃白面了,就去姥姥那儿,吃饱了再回来。”
小关响这会只好拿了一个窝头,也接过了小姨递来的筷子。
李治国笑着说:“淮茹,瞧瞧,这妥妥的是我亲儿子,不用教,都学会用脑子算计了。”
“这不叫算计,是咱们关响聪明呢。”
秦淮茹对于什么亲生的,只当是玩笑,她都给生俩大胖小子了。
“吃菜,多吃蔬菜长个儿。”
李治国笑着给儿子夹了莴笋,这是绿色蔬菜,营养着呢。
“京茹,你也吃。”
他跟着又给京茹夹了茄子,可惜今天没煮白菜粉条子,那才是京茹最喜欢吃的。
秦淮茹拿了一个窝头,掰了一半慢慢吃着。
至于李治国就光给孩子夹菜了,自己就随便尝了尝,咦,这油水足啊,不行……算了,慢慢适应吧,亲儿子啊。
“爸爸,你咋不吃啊。”
小关响胃口好,虽然是吃窝头,但依旧吃得香,就是不习惯这口味。
“关响,爸爸不饿,你多吃点。”
李治国扮演了慈父形象,有吃的还不得紧着老婆孩子啊。
“哦!”
过了一会小关响又问:“妈妈,你怎么也才吃半个窝头啊,我都吃一半个了,簸箕里还有呢?”
“关响,你多吃点,妈妈也不饿。”
秦淮茹心想,家里棒子面不多了,要紧着孩子吃。
“哦!”
小关响又吃了些菜,才放下筷子。
李治国一脸微笑的看着大宝,胃口是真不错,这还没到六岁,一顿就能吃三两主食,早晨还要来二两加鸡蛋。
不提别的肉、菜,水果等,关响仅是吃主食,一个月就得二十四斤,远超如今的定量,而鸡蛋每人每月限购十个,孩子还得减半。
他家俩儿子,亏得没要三胎,养不起啊。
而且还有京茹和岳母这俩没定量的,真不敢待在一块过日子。
“姐夫,我也吃饱了。”
秦京茹这胃口也不差啊,吃了一个半窝头,也没见撑着,只能说不饿。
李治国笑着说:“京茹,把这半个窝头也拿上,带关响去玩吧,遛遛弯,逛逛商店,别急着回来。”
“好的姐夫!”
秦淮茹门清,锅里还有好吃的,她虽然嘴馋,但为了培养小关响,她也不吃了。
“快去吧,路上看着点啊。”李治国把俩孩子送到了连廊那儿这才回到屋里。
这时秦淮茹已经拿着盆过来了,盖着盖子的,这也得防着别家偷看。
李治国赶紧把门一关,笑着说:“咱儿子聪明着呢,往后日子还长,要多注意点。”
“嗯!治国,快吃吧,你别饿着了。以后要不,你先吃,在叫关响回来吃饭。”
秦淮茹也心疼自己男人啊。
“这可以有,具体看情况吧。我说,你今天炒菜放的油挺多啊,悠着点。”
李治国摇头,现在油也紧张啊,每月就那么点定量,家里的猪油,还是他事先攒下的,以及偶尔补上的,不然早没了。
“知道啦,我这不是让儿子慢慢适应吗。
治国,等以后关响上学了,晚上能让他吃白面了吧,我吃窝头,把细粮省给他吃。”
秦淮茹还是心疼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
“上学了可以,现在不能放松。”
李治国也不是那么绝情,是想着儿子六岁了,不吃点苦,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不好。
比如他,打小就吃苦,才养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品质。
“听你的,这我蒸的肉,不费油。”
秦淮茹说着给男人夹了一块肉到碗里,又给夹成两半,她挑走了肥的,把瘦的留下。
治国说不爱吃大肥肉,每次留给她吃,这是心疼人呢,这世上哪有不爱吃肥肉的呢。
“这白面,热乎的,来个整的,别掰成两半了。”
李治国给媳妇拿了个白面,他自己单手抓了两个,这样吃着才得劲。
……
“关响,我家今天吃肉了呢。”中院,棒梗刚好也从屋里跑出来,吃过饭了。
“哦,我家没吃肉,我吃的蔬菜,也很香的。”
小关响这话一出,几个洗碗的大妈听到后都摇头,这年月,日子难过啊,连李治国都开始过苦日子了。
反倒是贾家,竟然还能吃上肉,这不当人啊,怎么不给噎死,喝口凉水呛死?
“李治国,歇着呢。”许大茂回来了,今天照例去了春燕娘家看孩子。
“大茂,吃了吗你,没吃,我那还有窝头。”
李治国在院里乘凉,吃饱了得消化一下,过会在出去遛弯。
“吃过了。今天我那二叔和二婶也到家里来了,抱着小红星就不撒手呢。”
许大茂说起这事就心有戚戚焉,儿子给他涨面子了啊。
“那挺好的啊!”李治国有大半年没见过小红星,倒也有些想念。
“对了,李治国,我二叔要调到宣武门那边的义利食品厂,就是生产高档盒装苏打饼干、果子面包那个厂子。”
许大茂这是吹嘘来了,以后啊,家里不缺这些高档货了。
“义利食品厂,这我知道啊。就宣武门出去,靠近广安门那地儿吧。离前门大街也不远。”
李治国是真知道,位置在他家那三进大院后边方向过去。
而对于义利,他最大的印象不是高档面包啥的,而是这厂子关乎到另外一部年代剧《正阳门下》,韩春明那小子下乡回来,起初就在义利食品厂上班。
“就是那地儿,我二叔要调过去当厂长,这是镀金,以后没准会往二商局上面升。”
许大茂说的二商局,旗下有四个糕点厂、五个食品厂,一个豆制品厂,和一个干果厂,一个汽水厂。
另外一商局是生产服装的,旗下有九个服装厂。
粮油总公司,也是属于商业局管辖,占了衣和食,这两样。
“那挺好的啊!”
李治国点头,他对二商局很有印象,因为他那信远斋的牌子,被公私合营后,建了新的信远斋食品厂,就挂靠在二商局旗下。
不过这都不是事,他又没授权权合同,是陈雪茹代签点,等改开后,就把信远斋给办起来,也算是对得起姥爷留下的遗产。
“是好啊,我要不是在轧钢厂习惯了,都想调到义利的宣传科去。”
许大茂真有过这想法,不过在轧钢厂有油水啊,出去放场小电影,有钱又能收礼,舍不得啊。
“我也习惯了。”
李治国笑了笑,他对轧钢厂是有感情的,毕竟在那儿挥洒过青春,那还不得薅上一辈子。
聊了两句,许大茂回去收拾屋子去了。
这边秦淮茹整理完家务,就和李治国一块出去找孩子。
……
隔天上午,李治国睡到自然醒后,清点起购货凭证,除了今年也有往年的。
像五六年那会,只限购了猪肉。
但到了前年,又限制留牛羊肉,猪下水,以及鸡蛋、鱼和鸡。
去年,鱼不限购,因为增加了冻货,副食店里专卖这种。
而到了今年,白限购了,鸡又不限购了,鸭很安全。
每年都在调整,是根据市场来的。
还有就是,遇到根本就没得卖,也就不限了,不然购买证上面写了数量,上面还得想办法调货找补。
另外像是生瓜子,今年是不敢想了,没得卖。芝麻酱,每户到过节可以购买一两,只够尝尝味。
茶叶也限购了,每户一两,单身汉两钱,也就是十克,这是一年的量,你敢想?
就这还没到最困难的时候,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
回过神来,洗漱完,就去了粮站,今天二十七号,可以购买下月的粮食,之前因为阎埠贵换过白面,所以家里快没棒子面,关响和京茹要断粗粮了啊。
“同志,下月的定量不变,下下月有变化,表格在这儿,您看一下。”
粮站的同志指了指墙上张贴的告示,今天才通知下来的。“哟,这还涨了啊。”
李治国看到上面写的八个档次定量划分,相当于也对应了农村八个等级的口粮。
他是第三类的轻劳动力,原本定量三十六斤,上个月二十五斤,现在涨到二十七斤了。
阎埠贵是脑力劳动者,属于第四类,所有公私合营店员都是这一类,有些还没有第五类的大、中学生定量高。
这会,普通居民也涨了一斤半,到了二十一斤定量,每天终于有七两主食了,不过退休后的老年人只有十八斤定量。
再往下就是,婴儿、少儿、儿童。
等到了十月份,关响满了六岁,朝阳满了三岁,定量都会增加一个档次,算是好事了。
“同志,我问一下啊,粮食减产,怎么还涨定量了?”
李治国问出了疑惑,这不对劲啊,而且还没到红薯上市的时期。
“是这样的,秋收的情况比预计要好,定量就涨了半成,听说是抽水泵起了大作用。
这月粮食你先换了,下下月的粮票可以留一留,到十月下旬,一斤粗粮票可以换五斤白薯,细粮票能换十斤,每户总共可以换五十斤呢。”
粮站工作人员认识李治国,每次都来发烟,有时候还塞几颗,这多好的同志啊。
李治国点头,又问了句,“那单身汉和多人口户呢?”
工作人员连忙回道:“单身汉限购十斤,超过十口人的,一户可以换一百斤白薯。”
“我明白了,谢了啊。”
李治国随后换了八月份的定量,但也留下了一些粮票,不提他偶尔在外面吃,也要给秦淮茹留下中午在食堂用的粮票。
灾年嘛,都得紧着过日子了,等今年熬过,后边还有两年,好日子就来了。
回到院里,他叫来秦京茹叮嘱一番。
“京茹,中午你给关响蒸窝头,少放点白面在里边。菜呢,你看着办,没有了就去买,购货证我放床头柜上的。”
“好的,姐夫。没菜我们就吃咸菜。”
秦京茹不小了,本来入学就比别人迟,加上打小就能干活,现在更是家务活小能手。
“行,姐夫要出去一趟,估摸傍晚才回来。”
他约了阎埠贵和东旭去郊游,马上就得出发,路程稍微有点远,就不带孩子了。
交代完就去了中院,这不上班的好处就来了,时间自由。
“东旭,出发了。”
“来了哥。”
贾东旭连忙从屋里出来,背了一个包,里边有工具,手里提着一个竹篓,这是准备要大收获啊。
等到了前院,阎埠贵也准备好了,不仅如此,也舍得把阎解成带上。
“哥,我今儿也去。”
阎解成气色好了很多,这不马上就有工作岗位,灰暗的人生终于有了希望。
“得,正好两辆自行车,那就出发吧,去左家庄。”
李治国也带了个包,当道具的,不然万一失手,饿了,总不能变东西出来吧。
四个人出了院里,这小小的四合院能聚齐他们四个不上班吃干饭的,也不容易。
“走你!”
贾东旭载着李治国,阎解成载着阎埠贵,正正好。
“三大爷,你对左家庄挺熟的吧!”
李治国跟旁边车上的阎埠贵闲聊了起来。
“那可不,早些年就在那边换白薯了,不然我家那些地瓜干哪来的。”
阎埠贵完全可以当个导游,今天还得靠他。
“那我们可别空手而归了啊,晚上我家还等着加菜。”
“我家也是啊!”
两人一路闲聊着,骑车的贾东旭还好,腿上有劲,蹬三轮锻炼出来的。
但阎解成就苦了,在家躺了一年多,差点废了,没一会就掉队,被阎埠贵骂惨了。
“解成啊,你连贾东旭都不如,我以后还怎么指望你养老,说好了,你工作岗位送礼的钱,要单独扣,不算在养老钱里边。”
“爸,您这也太能算计了,我还没上班呢,您开口就要十块钱养老,别人贾东旭一个月才交四块钱,最开始是两块啊。”
阎解成想起这事就想哭,他这老爹太抠门了。
“你跟贾东旭能一样吗?我供你吃供你穿,把你养这么大,你复读考高中,最后没考上,我没骂你吧。
你在家躺了一年多,还不是我养着你。每月十块钱养老,一分钱都不能少,还有送礼那六十块钱,得另外找补。”
阎埠贵想着李治国当初就是靠着媳妇一家过上好日子的,他得靠家里四个孩子。
“唉!”
阎解成叹了口气,赶紧咬牙去追前面的贾东旭,今天出来骑自行车不用给钱,倒是赚到了。
这边李治国让贾东旭放慢速度,等到阎解成追上来,就见阎埠贵给他打眼神。
他就给回了一个大拇指,这就是默契啊,其实他也不知道阎埠贵在想啥。
阎埠贵还在算计儿子,除了养老钱,每月还得交房租和生活费,给后边的弟弟妹妹打个样。
“哎,左家庄往左,别跑错路了。”阎埠贵叫喊着,已经到了郊区。
一路上,李治国看到郊区也有四合院,八十年代初,也就卖两千块钱,独门独户的。
现在价值要砍一半,就是买不到。
“李治国,到地方了,前面就是左家庄,我们不能进公社。”
阎埠贵是有经验的,今天是来做无本买卖,挖野菜套兔子,顺带看能不能薅上一把庄稼。
“行,先把自行车藏好。”
李治国没这方面的经验,但脑子好使啊。
“对对,先把车藏好。”
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就把车藏在干草丛中,天是真的热,也没下过雨,不然还能去捡蘑菇。
几人随后进了林子里,啥也没发现,继续往前,也没挖到野菜,反倒热得不行。
“三大爷,你选这地方靠谱吗?”
李治国心情倒是挺好,躺久了,出来放松心情的。
“绝对靠谱,前边有个水库,不行就在那边钓鱼。”
阎埠贵是经过周密计划的,结果到了地方一看,水库都快干枯了,水位下降得厉害。
关键是有人守着啊,这还怎么钓鱼。
贾东旭开口说:“要不,找地方套兔子?”
“对对,套兔子。”
阎埠贵又转移路线,谁知道都过了晌午,就找到一把野菜,还没法吃,至于兔子什么的,影都没见着。
李治国算是体验了一把乡亲们的艰难,亏得没在农村,不然躺不下来。
“爸,你这真不靠谱啊。”
阎解成瘫倒在地,早晨就吃了一个窝头,扛不住了。
“哎呀,我也没想到这么偏僻的地方都有人来过了。”
阎埠贵也很无语,失手了,白跑一趟,而且前边庄稼地里有人,中午都有人守着,想摘地瓜尖都不行。
李治国观察了片刻,忽然眼神一亮,说:“等等,你们看,水库那边捞了鱼之后,是转移到下边鱼塘去了。”
“咦,还真是。”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探头探脑的往那边瞧着。
“谁胆子大,找机会抓几条鱼回来,咱们也不能空手而归吧。”
李治国自己不去,丢不起这人。
“我去不了,我是老师,被抓到就完了。”阎埠贵摇头,他也丢不起这人。
“我也不行,我马上就要上班,被抓到工作就没了。”
阎解成没那胆子,只能看热闹。
仨人都看向贾东旭,这位没工作,就算被抓到也无所谓。
“我去!”贾东旭一咬牙,不能错过这机会。
(本章完)
秦京茹也帮着说话,“关响,快吃吧,过会带你去玩。”
“哦,那我想吃白面了,就去姥姥那儿,吃饱了再回来。”
小关响这会只好拿了一个窝头,也接过了小姨递来的筷子。
李治国笑着说:“淮茹,瞧瞧,这妥妥的是我亲儿子,不用教,都学会用脑子算计了。”
“这不叫算计,是咱们关响聪明呢。”
秦淮茹对于什么亲生的,只当是玩笑,她都给生俩大胖小子了。
“吃菜,多吃蔬菜长个儿。”
李治国笑着给儿子夹了莴笋,这是绿色蔬菜,营养着呢。
“京茹,你也吃。”
他跟着又给京茹夹了茄子,可惜今天没煮白菜粉条子,那才是京茹最喜欢吃的。
秦淮茹拿了一个窝头,掰了一半慢慢吃着。
至于李治国就光给孩子夹菜了,自己就随便尝了尝,咦,这油水足啊,不行……算了,慢慢适应吧,亲儿子啊。
“爸爸,你咋不吃啊。”
小关响胃口好,虽然是吃窝头,但依旧吃得香,就是不习惯这口味。
“关响,爸爸不饿,你多吃点。”
李治国扮演了慈父形象,有吃的还不得紧着老婆孩子啊。
“哦!”
过了一会小关响又问:“妈妈,你怎么也才吃半个窝头啊,我都吃一半个了,簸箕里还有呢?”
“关响,你多吃点,妈妈也不饿。”
秦淮茹心想,家里棒子面不多了,要紧着孩子吃。
“哦!”
小关响又吃了些菜,才放下筷子。
李治国一脸微笑的看着大宝,胃口是真不错,这还没到六岁,一顿就能吃三两主食,早晨还要来二两加鸡蛋。
不提别的肉、菜,水果等,关响仅是吃主食,一个月就得二十四斤,远超如今的定量,而鸡蛋每人每月限购十个,孩子还得减半。
他家俩儿子,亏得没要三胎,养不起啊。
而且还有京茹和岳母这俩没定量的,真不敢待在一块过日子。
“姐夫,我也吃饱了。”
秦京茹这胃口也不差啊,吃了一个半窝头,也没见撑着,只能说不饿。
李治国笑着说:“京茹,把这半个窝头也拿上,带关响去玩吧,遛遛弯,逛逛商店,别急着回来。”
“好的姐夫!”
秦淮茹门清,锅里还有好吃的,她虽然嘴馋,但为了培养小关响,她也不吃了。
“快去吧,路上看着点啊。”李治国把俩孩子送到了连廊那儿这才回到屋里。
这时秦淮茹已经拿着盆过来了,盖着盖子的,这也得防着别家偷看。
李治国赶紧把门一关,笑着说:“咱儿子聪明着呢,往后日子还长,要多注意点。”
“嗯!治国,快吃吧,你别饿着了。以后要不,你先吃,在叫关响回来吃饭。”
秦淮茹也心疼自己男人啊。
“这可以有,具体看情况吧。我说,你今天炒菜放的油挺多啊,悠着点。”
李治国摇头,现在油也紧张啊,每月就那么点定量,家里的猪油,还是他事先攒下的,以及偶尔补上的,不然早没了。
“知道啦,我这不是让儿子慢慢适应吗。
治国,等以后关响上学了,晚上能让他吃白面了吧,我吃窝头,把细粮省给他吃。”
秦淮茹还是心疼孩子,舍不得孩子吃苦。
“上学了可以,现在不能放松。”
李治国也不是那么绝情,是想着儿子六岁了,不吃点苦,对以后的人生道路不好。
比如他,打小就吃苦,才养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品质。
“听你的,这我蒸的肉,不费油。”
秦淮茹说着给男人夹了一块肉到碗里,又给夹成两半,她挑走了肥的,把瘦的留下。
治国说不爱吃大肥肉,每次留给她吃,这是心疼人呢,这世上哪有不爱吃肥肉的呢。
“这白面,热乎的,来个整的,别掰成两半了。”
李治国给媳妇拿了个白面,他自己单手抓了两个,这样吃着才得劲。
……
“关响,我家今天吃肉了呢。”中院,棒梗刚好也从屋里跑出来,吃过饭了。
“哦,我家没吃肉,我吃的蔬菜,也很香的。”
小关响这话一出,几个洗碗的大妈听到后都摇头,这年月,日子难过啊,连李治国都开始过苦日子了。
反倒是贾家,竟然还能吃上肉,这不当人啊,怎么不给噎死,喝口凉水呛死?
“李治国,歇着呢。”许大茂回来了,今天照例去了春燕娘家看孩子。
“大茂,吃了吗你,没吃,我那还有窝头。”
李治国在院里乘凉,吃饱了得消化一下,过会在出去遛弯。
“吃过了。今天我那二叔和二婶也到家里来了,抱着小红星就不撒手呢。”
许大茂说起这事就心有戚戚焉,儿子给他涨面子了啊。
“那挺好的啊!”李治国有大半年没见过小红星,倒也有些想念。
“对了,李治国,我二叔要调到宣武门那边的义利食品厂,就是生产高档盒装苏打饼干、果子面包那个厂子。”
许大茂这是吹嘘来了,以后啊,家里不缺这些高档货了。
“义利食品厂,这我知道啊。就宣武门出去,靠近广安门那地儿吧。离前门大街也不远。”
李治国是真知道,位置在他家那三进大院后边方向过去。
而对于义利,他最大的印象不是高档面包啥的,而是这厂子关乎到另外一部年代剧《正阳门下》,韩春明那小子下乡回来,起初就在义利食品厂上班。
“就是那地儿,我二叔要调过去当厂长,这是镀金,以后没准会往二商局上面升。”
许大茂说的二商局,旗下有四个糕点厂、五个食品厂,一个豆制品厂,和一个干果厂,一个汽水厂。
另外一商局是生产服装的,旗下有九个服装厂。
粮油总公司,也是属于商业局管辖,占了衣和食,这两样。
“那挺好的啊!”
李治国点头,他对二商局很有印象,因为他那信远斋的牌子,被公私合营后,建了新的信远斋食品厂,就挂靠在二商局旗下。
不过这都不是事,他又没授权权合同,是陈雪茹代签点,等改开后,就把信远斋给办起来,也算是对得起姥爷留下的遗产。
“是好啊,我要不是在轧钢厂习惯了,都想调到义利的宣传科去。”
许大茂真有过这想法,不过在轧钢厂有油水啊,出去放场小电影,有钱又能收礼,舍不得啊。
“我也习惯了。”
李治国笑了笑,他对轧钢厂是有感情的,毕竟在那儿挥洒过青春,那还不得薅上一辈子。
聊了两句,许大茂回去收拾屋子去了。
这边秦淮茹整理完家务,就和李治国一块出去找孩子。
……
隔天上午,李治国睡到自然醒后,清点起购货凭证,除了今年也有往年的。
像五六年那会,只限购了猪肉。
但到了前年,又限制留牛羊肉,猪下水,以及鸡蛋、鱼和鸡。
去年,鱼不限购,因为增加了冻货,副食店里专卖这种。
而到了今年,白限购了,鸡又不限购了,鸭很安全。
每年都在调整,是根据市场来的。
还有就是,遇到根本就没得卖,也就不限了,不然购买证上面写了数量,上面还得想办法调货找补。
另外像是生瓜子,今年是不敢想了,没得卖。芝麻酱,每户到过节可以购买一两,只够尝尝味。
茶叶也限购了,每户一两,单身汉两钱,也就是十克,这是一年的量,你敢想?
就这还没到最困难的时候,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吧。
回过神来,洗漱完,就去了粮站,今天二十七号,可以购买下月的粮食,之前因为阎埠贵换过白面,所以家里快没棒子面,关响和京茹要断粗粮了啊。
“同志,下月的定量不变,下下月有变化,表格在这儿,您看一下。”
粮站的同志指了指墙上张贴的告示,今天才通知下来的。“哟,这还涨了啊。”
李治国看到上面写的八个档次定量划分,相当于也对应了农村八个等级的口粮。
他是第三类的轻劳动力,原本定量三十六斤,上个月二十五斤,现在涨到二十七斤了。
阎埠贵是脑力劳动者,属于第四类,所有公私合营店员都是这一类,有些还没有第五类的大、中学生定量高。
这会,普通居民也涨了一斤半,到了二十一斤定量,每天终于有七两主食了,不过退休后的老年人只有十八斤定量。
再往下就是,婴儿、少儿、儿童。
等到了十月份,关响满了六岁,朝阳满了三岁,定量都会增加一个档次,算是好事了。
“同志,我问一下啊,粮食减产,怎么还涨定量了?”
李治国问出了疑惑,这不对劲啊,而且还没到红薯上市的时期。
“是这样的,秋收的情况比预计要好,定量就涨了半成,听说是抽水泵起了大作用。
这月粮食你先换了,下下月的粮票可以留一留,到十月下旬,一斤粗粮票可以换五斤白薯,细粮票能换十斤,每户总共可以换五十斤呢。”
粮站工作人员认识李治国,每次都来发烟,有时候还塞几颗,这多好的同志啊。
李治国点头,又问了句,“那单身汉和多人口户呢?”
工作人员连忙回道:“单身汉限购十斤,超过十口人的,一户可以换一百斤白薯。”
“我明白了,谢了啊。”
李治国随后换了八月份的定量,但也留下了一些粮票,不提他偶尔在外面吃,也要给秦淮茹留下中午在食堂用的粮票。
灾年嘛,都得紧着过日子了,等今年熬过,后边还有两年,好日子就来了。
回到院里,他叫来秦京茹叮嘱一番。
“京茹,中午你给关响蒸窝头,少放点白面在里边。菜呢,你看着办,没有了就去买,购货证我放床头柜上的。”
“好的,姐夫。没菜我们就吃咸菜。”
秦京茹不小了,本来入学就比别人迟,加上打小就能干活,现在更是家务活小能手。
“行,姐夫要出去一趟,估摸傍晚才回来。”
他约了阎埠贵和东旭去郊游,马上就得出发,路程稍微有点远,就不带孩子了。
交代完就去了中院,这不上班的好处就来了,时间自由。
“东旭,出发了。”
“来了哥。”
贾东旭连忙从屋里出来,背了一个包,里边有工具,手里提着一个竹篓,这是准备要大收获啊。
等到了前院,阎埠贵也准备好了,不仅如此,也舍得把阎解成带上。
“哥,我今儿也去。”
阎解成气色好了很多,这不马上就有工作岗位,灰暗的人生终于有了希望。
“得,正好两辆自行车,那就出发吧,去左家庄。”
李治国也带了个包,当道具的,不然万一失手,饿了,总不能变东西出来吧。
四个人出了院里,这小小的四合院能聚齐他们四个不上班吃干饭的,也不容易。
“走你!”
贾东旭载着李治国,阎解成载着阎埠贵,正正好。
“三大爷,你对左家庄挺熟的吧!”
李治国跟旁边车上的阎埠贵闲聊了起来。
“那可不,早些年就在那边换白薯了,不然我家那些地瓜干哪来的。”
阎埠贵完全可以当个导游,今天还得靠他。
“那我们可别空手而归了啊,晚上我家还等着加菜。”
“我家也是啊!”
两人一路闲聊着,骑车的贾东旭还好,腿上有劲,蹬三轮锻炼出来的。
但阎解成就苦了,在家躺了一年多,差点废了,没一会就掉队,被阎埠贵骂惨了。
“解成啊,你连贾东旭都不如,我以后还怎么指望你养老,说好了,你工作岗位送礼的钱,要单独扣,不算在养老钱里边。”
“爸,您这也太能算计了,我还没上班呢,您开口就要十块钱养老,别人贾东旭一个月才交四块钱,最开始是两块啊。”
阎解成想起这事就想哭,他这老爹太抠门了。
“你跟贾东旭能一样吗?我供你吃供你穿,把你养这么大,你复读考高中,最后没考上,我没骂你吧。
你在家躺了一年多,还不是我养着你。每月十块钱养老,一分钱都不能少,还有送礼那六十块钱,得另外找补。”
阎埠贵想着李治国当初就是靠着媳妇一家过上好日子的,他得靠家里四个孩子。
“唉!”
阎解成叹了口气,赶紧咬牙去追前面的贾东旭,今天出来骑自行车不用给钱,倒是赚到了。
这边李治国让贾东旭放慢速度,等到阎解成追上来,就见阎埠贵给他打眼神。
他就给回了一个大拇指,这就是默契啊,其实他也不知道阎埠贵在想啥。
阎埠贵还在算计儿子,除了养老钱,每月还得交房租和生活费,给后边的弟弟妹妹打个样。
“哎,左家庄往左,别跑错路了。”阎埠贵叫喊着,已经到了郊区。
一路上,李治国看到郊区也有四合院,八十年代初,也就卖两千块钱,独门独户的。
现在价值要砍一半,就是买不到。
“李治国,到地方了,前面就是左家庄,我们不能进公社。”
阎埠贵是有经验的,今天是来做无本买卖,挖野菜套兔子,顺带看能不能薅上一把庄稼。
“行,先把自行车藏好。”
李治国没这方面的经验,但脑子好使啊。
“对对,先把车藏好。”
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就把车藏在干草丛中,天是真的热,也没下过雨,不然还能去捡蘑菇。
几人随后进了林子里,啥也没发现,继续往前,也没挖到野菜,反倒热得不行。
“三大爷,你选这地方靠谱吗?”
李治国心情倒是挺好,躺久了,出来放松心情的。
“绝对靠谱,前边有个水库,不行就在那边钓鱼。”
阎埠贵是经过周密计划的,结果到了地方一看,水库都快干枯了,水位下降得厉害。
关键是有人守着啊,这还怎么钓鱼。
贾东旭开口说:“要不,找地方套兔子?”
“对对,套兔子。”
阎埠贵又转移路线,谁知道都过了晌午,就找到一把野菜,还没法吃,至于兔子什么的,影都没见着。
李治国算是体验了一把乡亲们的艰难,亏得没在农村,不然躺不下来。
“爸,你这真不靠谱啊。”
阎解成瘫倒在地,早晨就吃了一个窝头,扛不住了。
“哎呀,我也没想到这么偏僻的地方都有人来过了。”
阎埠贵也很无语,失手了,白跑一趟,而且前边庄稼地里有人,中午都有人守着,想摘地瓜尖都不行。
李治国观察了片刻,忽然眼神一亮,说:“等等,你们看,水库那边捞了鱼之后,是转移到下边鱼塘去了。”
“咦,还真是。”
阎埠贵推了推眼镜框,探头探脑的往那边瞧着。
“谁胆子大,找机会抓几条鱼回来,咱们也不能空手而归吧。”
李治国自己不去,丢不起这人。
“我去不了,我是老师,被抓到就完了。”阎埠贵摇头,他也丢不起这人。
“我也不行,我马上就要上班,被抓到工作就没了。”
阎解成没那胆子,只能看热闹。
仨人都看向贾东旭,这位没工作,就算被抓到也无所谓。
“我去!”贾东旭一咬牙,不能错过这机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