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的人要采用不同的说服方式。
窦建德、高士达出身贫民,虽然见识远,那也是相对普通老百姓说的。
此时以杨广为代表的的统治者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遍及平野。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
加之灾年饥馑,谷价猛增,百姓困苦,冻馁交加。
窦建德他们都是亲身经历了杨广无休止的征发徭役,有的去过东都修城,有的去过榆林建长城,还有的去开挖运河。
他们是侥幸活下来的,再也不堪昏君的暴行,为了求个活路,才走到这一步的。
所以叶柯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却说到他们心里去了。
若是面对宋缺这等豪族门阀之主,叶柯自然会用另一套说辞,比如杨广兴科举,得罪了世家门阀,这些人便使劲给他扯后腿,消耗他杨家的力量,壮大本身的力量。
至于征发徭役这等事,宋缺虽然同情,但也只是一笔而过,反而会觉得成大事者不惜小民。
此时叶柯见众人已经听到心坎里,便继续说道:“但是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目前,人马不过千余,在座的将领加起来不超过十个,治理民政的更是没有。我们现在出去攻城略地,兄弟们的性命只会被消耗在无谓的战斗当中。所以为今之计,便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那请问天王,什么时候才是时机到了呢?”一个将领问道。
其他人也向叶柯看来,显然此人把这话问到了他们心里。
叶柯轻松一笑,先是给了他们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即说道:“昏君杨广继位之后,除了建东都,挖运河之外,又亲征吐谷浑,如今又征伐高句丽,征召了一百二十万百姓赶赴辽东,这等消耗民力的事情,看样子他还会无休止的干下去,结果只会让更多的老百姓走上推翻他的道路。
你们看,如今王薄已在长白山起义,翟让在瓦岗起义,此外还有孙安祖、张金成等人,而杨广手下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又在黎阳起事造反。
他们在那里打死打伤,正好让我们默默发展;有他们在,足够吸引杨广的目光了。
依我判断,三五年内,我们继续力量,到时候隋朝覆灭,我等正好出来争霸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他分析鞭辟入里,说的众人连连点头,窦建德等人都是心中充满钦佩,不由得再次起身,鞠躬施礼,愿意为这个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们其中,窦建德算是最有计谋和远见的,向叶柯请示道:“主公,我等虽然暗中发展,但举事之际,总要有一个口号来,方才招揽英雄豪杰投奔啊!”
他对叶柯的称呼已经有“天王”变成了“主公”,足以可见他的心态活动。
叶柯想了想道:“除了伐无道,诛暴君之外,再加上‘均田地。少赋税’六个字罢!”
窦建德心悦诚服,施礼退下。
又有人请示问道:“主公,咱们起事,总得有一个章程,还请教主赐下!”
叶柯笑道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但昏君手下依旧多将广。人强马壮,再加上世家门阀,虎视眈眈,所以仍需小心谨慎。我们的章程便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方才是正理。大家牢记这九个字,不可懈怠!”
这下不只是窦建德,众人都是心悦诚服,齐齐赞道:“主公英明!”
于是叶柯便在高鸡泊安居下来,经过一年培训教育,他已经教育出几百个识文断字的优秀年轻人,其余人也都或多或少看懂文字,读懂公文,可以简单地加减运算。
叶柯便挑出二百个根骨俱佳的少年人来,传授“轩辕锻体术”,这里面当然包括窦建德、高士达这两位大龄男青年。
轩辕锻体术经过与修真世界基础原理的雕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再也不是像许褚那样练来练去还是无法打败马超的地步,忽忽数月,窦建德等人的武力便飞速进步,以叶柯判断,足可以和当世高手一较短长。
又过了一年,杨广再次征伐高句丽,由于高鸡泊地处清河郡,属于大军行进路段,叶柯便召集大家商议,移师向东,占据渤海郡。
此时高鸡泊已经有人马上万,已经不堪重负,大家都赞同叶柯决定,于是叶柯便率领大军,挥师东进,进入渤海郡,占据盐山一带。
他出兵力,很快剿灭当地盐帮,建立盐场,于是大家又多了一项收入。
大业十二年,此时天下已成鼎沸之势,全国已经遍布起义军,杨广已经意识到基业不保,居然自暴自弃,让十一岁的孙子代王杨侑镇守长安,让十二岁的孙子越王杨侗镇守东都洛阳,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以巡视江都的名义南下扬州,不肯北上。
而此时的叶柯的势力,已经牢牢掌控了渤海郡。
他自封渤海公,治所设在渤海郡阳信,窦建德为渤海长史,高士达为渤海主薄,均是位高权重。
这一日,他高居府堂,麾下众将都聚集堂下,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精力,显然是轩辕锻体术在他们身上已经生效。
“窦建德,均田制度推行的如何了?”
叶柯问道。
此时的窦建德,已经与五年前的他有所不同,除了有了气势精足、不动如山的态度之外,这几年又被叶柯逼着读了很多书籍,精华内敛,一股圆润的气质在他体内诞生。
“属下奉主公之命,把军队分成十余队,每队五百人,由主公弟子率领,进驻各乡里,打击盗匪、摧垮豪强,捣毁宗祠,均分土地,并修建水利设施,去年一年,渤海郡产粮已经超过过去三年之和。百姓踊跃参军,将士用心训练,斗志高昂。”
叶柯点点头,说道:“根据锦衣卫调查,确实如此。你做的不错。农为国之根本,农稳则国稳,大家都是穷苦人过来的,这个道理我不说你们也明白。要保持稳定,不可懈怠。”
说完这些话,叶柯又转向旁下列唯一坐着一位老道,笑着说道:“孙道长来到渤海郡已经有三年有余,成果如何?”
这名老道面如满月,须发皆白,手持一根藤杖,上面系着一个黄皮的大葫芦,正是一代神医,药王孙思邈。
这确实是一位中华历史上令人敬佩的人物,不慕荣华,不攀权贵,只走乡野之间,救死扶伤,一走就是大半辈子,这是何等情操?
孙思邈笑道:“老道已经传授五十多个极有天分的弟子,假以时日,必成神医。”
窦建德、高士达出身贫民,虽然见识远,那也是相对普通老百姓说的。
此时以杨广为代表的的统治者征敛无度,民夫转输不息,徭役无期,士卒多列沟壑,骸骨遍及平野。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成蒿莱。
加之灾年饥馑,谷价猛增,百姓困苦,冻馁交加。
窦建德他们都是亲身经历了杨广无休止的征发徭役,有的去过东都修城,有的去过榆林建长城,还有的去开挖运河。
他们是侥幸活下来的,再也不堪昏君的暴行,为了求个活路,才走到这一步的。
所以叶柯这几句话,言简意赅,却说到他们心里去了。
若是面对宋缺这等豪族门阀之主,叶柯自然会用另一套说辞,比如杨广兴科举,得罪了世家门阀,这些人便使劲给他扯后腿,消耗他杨家的力量,壮大本身的力量。
至于征发徭役这等事,宋缺虽然同情,但也只是一笔而过,反而会觉得成大事者不惜小民。
此时叶柯见众人已经听到心坎里,便继续说道:“但是打铁还要自身硬,我们目前,人马不过千余,在座的将领加起来不超过十个,治理民政的更是没有。我们现在出去攻城略地,兄弟们的性命只会被消耗在无谓的战斗当中。所以为今之计,便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那请问天王,什么时候才是时机到了呢?”一个将领问道。
其他人也向叶柯看来,显然此人把这话问到了他们心里。
叶柯轻松一笑,先是给了他们一个安抚的眼神,随即说道:“昏君杨广继位之后,除了建东都,挖运河之外,又亲征吐谷浑,如今又征伐高句丽,征召了一百二十万百姓赶赴辽东,这等消耗民力的事情,看样子他还会无休止的干下去,结果只会让更多的老百姓走上推翻他的道路。
你们看,如今王薄已在长白山起义,翟让在瓦岗起义,此外还有孙安祖、张金成等人,而杨广手下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又在黎阳起事造反。
他们在那里打死打伤,正好让我们默默发展;有他们在,足够吸引杨广的目光了。
依我判断,三五年内,我们继续力量,到时候隋朝覆灭,我等正好出来争霸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他分析鞭辟入里,说的众人连连点头,窦建德等人都是心中充满钦佩,不由得再次起身,鞠躬施礼,愿意为这个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们其中,窦建德算是最有计谋和远见的,向叶柯请示道:“主公,我等虽然暗中发展,但举事之际,总要有一个口号来,方才招揽英雄豪杰投奔啊!”
他对叶柯的称呼已经有“天王”变成了“主公”,足以可见他的心态活动。
叶柯想了想道:“除了伐无道,诛暴君之外,再加上‘均田地。少赋税’六个字罢!”
窦建德心悦诚服,施礼退下。
又有人请示问道:“主公,咱们起事,总得有一个章程,还请教主赐下!”
叶柯笑道道:“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但昏君手下依旧多将广。人强马壮,再加上世家门阀,虎视眈眈,所以仍需小心谨慎。我们的章程便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方才是正理。大家牢记这九个字,不可懈怠!”
这下不只是窦建德,众人都是心悦诚服,齐齐赞道:“主公英明!”
于是叶柯便在高鸡泊安居下来,经过一年培训教育,他已经教育出几百个识文断字的优秀年轻人,其余人也都或多或少看懂文字,读懂公文,可以简单地加减运算。
叶柯便挑出二百个根骨俱佳的少年人来,传授“轩辕锻体术”,这里面当然包括窦建德、高士达这两位大龄男青年。
轩辕锻体术经过与修真世界基础原理的雕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再也不是像许褚那样练来练去还是无法打败马超的地步,忽忽数月,窦建德等人的武力便飞速进步,以叶柯判断,足可以和当世高手一较短长。
又过了一年,杨广再次征伐高句丽,由于高鸡泊地处清河郡,属于大军行进路段,叶柯便召集大家商议,移师向东,占据渤海郡。
此时高鸡泊已经有人马上万,已经不堪重负,大家都赞同叶柯决定,于是叶柯便率领大军,挥师东进,进入渤海郡,占据盐山一带。
他出兵力,很快剿灭当地盐帮,建立盐场,于是大家又多了一项收入。
大业十二年,此时天下已成鼎沸之势,全国已经遍布起义军,杨广已经意识到基业不保,居然自暴自弃,让十一岁的孙子代王杨侑镇守长安,让十二岁的孙子越王杨侗镇守东都洛阳,自己则率领文武百官以巡视江都的名义南下扬州,不肯北上。
而此时的叶柯的势力,已经牢牢掌控了渤海郡。
他自封渤海公,治所设在渤海郡阳信,窦建德为渤海长史,高士达为渤海主薄,均是位高权重。
这一日,他高居府堂,麾下众将都聚集堂下,每个人都有着无穷的精力,显然是轩辕锻体术在他们身上已经生效。
“窦建德,均田制度推行的如何了?”
叶柯问道。
此时的窦建德,已经与五年前的他有所不同,除了有了气势精足、不动如山的态度之外,这几年又被叶柯逼着读了很多书籍,精华内敛,一股圆润的气质在他体内诞生。
“属下奉主公之命,把军队分成十余队,每队五百人,由主公弟子率领,进驻各乡里,打击盗匪、摧垮豪强,捣毁宗祠,均分土地,并修建水利设施,去年一年,渤海郡产粮已经超过过去三年之和。百姓踊跃参军,将士用心训练,斗志高昂。”
叶柯点点头,说道:“根据锦衣卫调查,确实如此。你做的不错。农为国之根本,农稳则国稳,大家都是穷苦人过来的,这个道理我不说你们也明白。要保持稳定,不可懈怠。”
说完这些话,叶柯又转向旁下列唯一坐着一位老道,笑着说道:“孙道长来到渤海郡已经有三年有余,成果如何?”
这名老道面如满月,须发皆白,手持一根藤杖,上面系着一个黄皮的大葫芦,正是一代神医,药王孙思邈。
这确实是一位中华历史上令人敬佩的人物,不慕荣华,不攀权贵,只走乡野之间,救死扶伤,一走就是大半辈子,这是何等情操?
孙思邈笑道:“老道已经传授五十多个极有天分的弟子,假以时日,必成神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