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以文驭武
【那么预授阵图的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吗?赵光义认识到自己的失误了吗?
怎么可能!
预授阵图这一行为,自此开始,逐渐变成了宋朝的一大特色,自赵光义之后,宋朝的皇帝们纷纷采纳、并将其发扬光大,哪怕时常导致战争失败也不改其志,不可不谓之坚忍不拔,而最后也终于导致了惨烈结果。
赵光义也显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虽然高梁河大败,但他并没有对自己的军事水平丧失信心,他依旧坚信自己的优秀。
另一方面,他对于武将们的不信任也很高,特别是经过将领联系不上自己、想要拥立赵德昭一事后,这种不信任更是达到了空前水平。为此,他把预授阵图、让军队按照自己的意志战斗视为牵制武将、削弱将领权力的一种好方法。
如果你说他做的有问题,他必然还会说这是承载太祖意志,贯彻大宋开国理念。】
宋,开宝元年。
“放屁!”赵匡胤刚刚梳理好的心情再次破功,破口大骂:“朕什么时候让你这么牵制武将了?”他喘了喘,冷笑,“滚犊子的玩意儿,还好意思说你的军事水平,你的军事什么水平你自己心里没点数的吗?”
“朕的水平不可以吗?朕怎么没有给武将们预授阵图?你是打量着自己水平比朕还高是吧?还承载太祖意志,狗屁的大宋理念,你怎么这么会给自己找脸呢?”
他可不信这个好弟弟会真心传承什么自己的想法,如果真的有,那也一定是因为他自己是这么想的,恰好和他这个倒霉兄长对上了而已。
越想越气,不行,气大伤身,朕可是天子,怎么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还是要把怒气发泄出来为好。
于是,赵匡胤再次扑向了赵光义。
汉朝初年。
大汉开国群臣们的脸色都有些微妙,这种不要脸的水平、这种脸皮的厚度,还真是和陛下有所相似呢。
刘邦斜觑了他们一眼,顿时反应过来,一个白眼就翻了出来:“他怎么和乃公比,他这种不要脸,只能是无耻、没有自知之明!因为他无能!”无能,就是最大的罪过,他和乃公比起来,岂止是无能?
公侯们对此表示赞同。他们陛下虽然不要脸了点,但能力没的说,要不然这秦末乱世、群雄争霸,最后怎么是他们陛下坐上了这个位置?而这赵光义,分明就是因为自己无能,自己都觉得按正常程序没有办法压制武将,才搞出这一手来。
不然,他们可不信那个宋太祖会为了压制武将,搞出什么远程微操来?
【说起来宋朝对武将的压制,确实从太祖赵匡胤时期就开始了,但彻彻底底的走到崇文抑武、重文轻武的局面,还是从赵光义开始。
宋朝开国,太祖赵匡胤吸取唐末、乃至五代十国中武将自立、藩镇坐大的教训,有意识地缩减武将手中的权力,力图把军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比如登基后“杯酒释兵权”,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的行为。
同样赵匡胤将禁军交由三个部门分别掌管;又将发兵权和调兵权交到枢密院手中,使握兵权和发兵调兵权分离,甚至就连枢密院发兵也必须由皇帝下发旨意;随后,建立了军队和将领轮流驻防的制度,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这些都是为了缩减武将权力,将军权掌握到皇帝手中的方法。
但缩减武将权力,不意味着打压或者瞧不起武将,赵匡胤本身其实是希望能够形成“文武并重”的局面的。
他并没有过分拔高文臣的地位,也没有蓄意打压武将的地位。
相反他通过制度约束了武将的权力后,给了将领足够的信任。特别是驻守边疆的武将,赵匡胤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自主权。莞榷之利,也就是盐铁等专卖的利润,都交付给了边关将领,还免去贸易税收,边关富裕后甚至豢养死士探听敌情。
这一切,赵光义都在旁边看着,他如何能不知晓正确的做法?
但是出于对武将的忌惮,他并没有依照这种方法执行下去,而是创造了“将从中御”的阵图法,哪怕为此牺牲军队的作战效率和作战效果,他也依旧不改。
另一方面,他大力增加文官参与军事决策,还尝试用文官直接统辖军队。王夫之曾说:“宋所忌者,宣力之武臣耳,非偷生邀宠之文士也。”
甚至赵光义对于将领的选拔标准都有所改变:“朕选擢将校,先取其循谨能御下者,武勇次之。”】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还在痛揍赵光义,一边揍,一边痛骂:“你看看你,再看看朕!朕是怎么做的?朕从制度上限制那些武将,朕有随意猜忌他们吗?”痛揍一拳,“朕对边关将领如何?不说给他们贸易之便,还默许他们养死士了,朕起码没有瞎指挥!”再来一拳,“你搞什么‘将从中御’,你的水平够吗?”蓄力来一拳,“你就是心虚还不承认,可那么多皇帝上位也不正当,怎么就你这么瞎搞!”有人递来一根棍子,来上一棍,“还有文人,那些文人确实有一些知道军事,但大多数都懂个屁!”棍子挥舞的虎虎生风……
给他递棍子的正是三弟赵光美,两个儿子则在旁边叫人随时准备上壶温茶,下火解渴。
多么和谐友爱、幸福美满的一家啊!
唐朝,贞观三年。
作为宋朝之前最近的一个大一统王朝,特别是给宋朝带来不少教训的王朝,在讲到宋朝的军事制度时,唐初众人的注意力可以说是最集中的了。
“分化军权,相互牵制吗?”李世民对着宋朝的制度开始思考,这么做,确实能够最大程度将军权收归皇帝,避免某个将领势力过大,也避免士卒只知将领而不知皇帝。
但是,这样一套分割权力的方法,不会有过于分裂,进而导致军队内部难以协调、不断掣肘,从而严重内耗的问题吗?如此一来,军队的战斗力又该如何维持?
他这么想,也这么和臣子们说了。
房玄龄道:“陛下,臣观之意,大约从赵光义开始武将的地位就开始下降,随后并无转机。如此一来,后继之君们又有几人能够了解军事?怕是都与文官一起,崇文抑武,而这样的风气一开,加上宋朝的军队制度,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
杜如晦则是补充了一个细节:“大约不只是将领的地位变低,而是整个武人的地位变低了,和‘武’有关的一切都变了。”
所有与“武”相关的人和物都变得没有价值,宋朝会成为什么?一个纯粹文人的朝代?一个士子们欢呼雀跃的时期?一个文风鼎盛、绚烂繁华的王朝?只是没有武功。
这些都很好,可在这样的价值导向下,没有武功,犹如小儿抱金,也宛如空中楼阁。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笑了:“这些不完全适用于大唐。只是,如果宋朝的价值取向当真如此,那我唐朝的评价,未必很好啊。”其实不止唐朝,往前的汉朝,说不定都要落个穷兵黩武的名声。
李世民也笑了:“朕何尝在意这些!百姓的呼声才是最真实的。”他细细思索,“只是这权力中心总要有人,打压了武将,那必然是文官群体独占鳌头。虽然看起来没有武将那般的直接威胁,但是书生也可以颠覆国本啊!”
汉朝,元狩四年。
汉朝的列位公侯们对于宋朝的重文轻武都难以理解。
汉家重军功,非军功不得封侯,而有实打实军功的大臣,对上那些没有军功的大臣,底气都要足三分。此时,最推崇的还是文武兼备,就算是文人谋臣也不能对军事一无所知。
可宋朝不推崇武功,那那些纯粹文人们如果没有担任军队方面的职务,又有什么动力去了解这些他们认为“低贱”的知识?
如此一来,宋朝的军队和大臣们又是何等模样?这让他们这些从小沐浴在军功光环下的大汉臣子们如何能够理解。
汉朝如此,秦朝更是难以理解。毕竟,自商君以来,秦朝就越发重视军功,军功爵制也诞生于此。大秦的黔首们,更是盼望着能够挣下军功,从而改换门庭,一跃成为更高的阶级。
没有了军功制度,大秦的根基都会动摇。
【在这几套组合拳下来,宋朝的武人地位开始不断下降。
尤其是“以文驭武”这一套思路和制度在他儿子宋真宗在位期间正式形成后,武人的地位直接断崖式下降。文臣逐渐完全掌握了枢密院,将武将排除出了这个本应与军事相关的机构;同时,文臣又掌握了各地的驻军,成为武将的统帅。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可文人并不知兵啊!
其后出现的无人愿从军、军队指挥不当、军队战斗力下滑、朝中屡屡和谈、武将不愿死战等问题,也与其分不开关系。】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没有再管哀哀嘶叫的赵光义,神迹中大宋军备废弛、战斗力孱弱的问题牵引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他一直自得于自己“杯酒释兵权”的操作,认为自己和平交接了所有将领手中的军权,还安抚了人心,让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将们能够富贵荣华一生、荫庇子孙——他们当时篡位自立,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既没有寒了人心、保持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又收归了兵权、不用再担心有人仿照他行事,这何止是一举两得?
而之后的抑制武将,不过常规操作罢了。毕竟,他也不是要把武将们打到泥地里去,只是不想他们太过膨胀,他还是想要一个文武并重的朝堂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遗留下来的政策、再加上后继之君的个人能力参差不齐,最终就形成了武将彻底低于文官的局面,甚至这样的情况在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间就基本定型了!
都说天下太平后,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你们倒是看看天下太平了吗?不用天幕讲,他就能想象到当时天下的情况,必然没有太平!没有太平!没有太平,你们就开始搞这一整套,是后来的皇帝脑子都瘸了吗?
还是真觉得文官们就都很好,或者说觉得文官们就掀不起风浪?
唐末和五代十国,确实是武将屡屡乱命,但这不意味着文官就没有搞事的能力!
他不能左右后世的皇帝,他只能对自己的政策和制度进行修改,让它们更适用于大宋的情况,让后人随便乱来的难度加大。
要提升一下武将的权力吗?还是,把文官一起敲打?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已经祭祀了泰山和孔子的宋真宗赵恒这几年心态颇为愉快,直到他看着天幕开始讲他的父亲宋太宗,再讲到他在位期间武将地位急剧下降……
殿内的大臣们也以文臣居多,虽然平时总分派系,但对待武将群体的时候,文臣们也总会站到一起。此时也不例外。
他们没说什么,只是看着赵恒,想要先看看皇帝的想法,再做辩述。
赵恒怎么想?赵恒当然觉得自己的决策没什么问题!
自从他登基后对辽作战开始,武将自恃有功、朝廷离不开他们,就屡屡骄横,他如何能容得下这样的情况?当然是要把这种不良风气打压下去才好。
那就趁势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如此一来,没了外战的压力,他就可以腾出手来整顿军队——至于说那些一时得志便张狂、骄横自满的武将不是所有将领,还有很多优秀的将领?那怎么能算!谁知道他们日后是不是就会居功自傲,甚至威逼皇帝呢?
朕知不知道这会影响军队战斗力?朕知道,但朕觉得影响不大,出城战不行,守城还守不住吗?况且大宋繁华富庶,若是能用一点小钱换来和平,那也够了。
于是,赵恒笑笑,也不说武将地位和权力的问题,只是道:“朕以为,朕与辽国签订盟约,乃是为天下争取到了休息之机,为大宋换得了治世繁荣。百姓经历多年战火,早已不堪重负,众卿以为如何?”
听到这里,文官们的心顿时一定,官家还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了!
于是一边大喜,一边纷纷赞同:“我大宋立国多年,及至陛下在位,天下得离兵革之苦,得享太平之治。……契丹请和,示以休息,……因此,官家朝帝陵、封岱宗、祀汾睢、谒亳社,绝代旷典莫不具举,礼乐明备,颂声洋溢,崇本报功以告神明,千载一时,岂不休哉。”
还有人极力称颂:“守成之贤,致治之盛,周成康、汉文景可以比德矣!”
赵恒自是听得心怒放,越发觉得自己乃是一千古名君,功绩不亚于太祖太宗,说不得,还可以比太祖太宗更强几分。
心情愉快之下,他也赞美自己的臣子们——贤君良臣,才是正道:“众卿也是朕治理天下不可或缺之人。神迹说文官不知兵,朕却不这么看。尔等熟读圣贤书籍,自是对兵书也成竹在胸,眼下不少新的兵法兵书便是出自众卿之手,如何能说是不知兵呢?”
文官们也含笑:“这还要有赖于官家眼光独到,给了臣等机会……”
(本章完)
【那么预授阵图的事情到此就结束了吗?赵光义认识到自己的失误了吗?
怎么可能!
预授阵图这一行为,自此开始,逐渐变成了宋朝的一大特色,自赵光义之后,宋朝的皇帝们纷纷采纳、并将其发扬光大,哪怕时常导致战争失败也不改其志,不可不谓之坚忍不拔,而最后也终于导致了惨烈结果。
赵光义也显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虽然高梁河大败,但他并没有对自己的军事水平丧失信心,他依旧坚信自己的优秀。
另一方面,他对于武将们的不信任也很高,特别是经过将领联系不上自己、想要拥立赵德昭一事后,这种不信任更是达到了空前水平。为此,他把预授阵图、让军队按照自己的意志战斗视为牵制武将、削弱将领权力的一种好方法。
如果你说他做的有问题,他必然还会说这是承载太祖意志,贯彻大宋开国理念。】
宋,开宝元年。
“放屁!”赵匡胤刚刚梳理好的心情再次破功,破口大骂:“朕什么时候让你这么牵制武将了?”他喘了喘,冷笑,“滚犊子的玩意儿,还好意思说你的军事水平,你的军事什么水平你自己心里没点数的吗?”
“朕的水平不可以吗?朕怎么没有给武将们预授阵图?你是打量着自己水平比朕还高是吧?还承载太祖意志,狗屁的大宋理念,你怎么这么会给自己找脸呢?”
他可不信这个好弟弟会真心传承什么自己的想法,如果真的有,那也一定是因为他自己是这么想的,恰好和他这个倒霉兄长对上了而已。
越想越气,不行,气大伤身,朕可是天子,怎么能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还是要把怒气发泄出来为好。
于是,赵匡胤再次扑向了赵光义。
汉朝初年。
大汉开国群臣们的脸色都有些微妙,这种不要脸的水平、这种脸皮的厚度,还真是和陛下有所相似呢。
刘邦斜觑了他们一眼,顿时反应过来,一个白眼就翻了出来:“他怎么和乃公比,他这种不要脸,只能是无耻、没有自知之明!因为他无能!”无能,就是最大的罪过,他和乃公比起来,岂止是无能?
公侯们对此表示赞同。他们陛下虽然不要脸了点,但能力没的说,要不然这秦末乱世、群雄争霸,最后怎么是他们陛下坐上了这个位置?而这赵光义,分明就是因为自己无能,自己都觉得按正常程序没有办法压制武将,才搞出这一手来。
不然,他们可不信那个宋太祖会为了压制武将,搞出什么远程微操来?
【说起来宋朝对武将的压制,确实从太祖赵匡胤时期就开始了,但彻彻底底的走到崇文抑武、重文轻武的局面,还是从赵光义开始。
宋朝开国,太祖赵匡胤吸取唐末、乃至五代十国中武将自立、藩镇坐大的教训,有意识地缩减武将手中的权力,力图把军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比如登基后“杯酒释兵权”,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的行为。
同样赵匡胤将禁军交由三个部门分别掌管;又将发兵权和调兵权交到枢密院手中,使握兵权和发兵调兵权分离,甚至就连枢密院发兵也必须由皇帝下发旨意;随后,建立了军队和将领轮流驻防的制度,使得“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这些都是为了缩减武将权力,将军权掌握到皇帝手中的方法。
但缩减武将权力,不意味着打压或者瞧不起武将,赵匡胤本身其实是希望能够形成“文武并重”的局面的。
他并没有过分拔高文臣的地位,也没有蓄意打压武将的地位。
相反他通过制度约束了武将的权力后,给了将领足够的信任。特别是驻守边疆的武将,赵匡胤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自主权。莞榷之利,也就是盐铁等专卖的利润,都交付给了边关将领,还免去贸易税收,边关富裕后甚至豢养死士探听敌情。
这一切,赵光义都在旁边看着,他如何能不知晓正确的做法?
但是出于对武将的忌惮,他并没有依照这种方法执行下去,而是创造了“将从中御”的阵图法,哪怕为此牺牲军队的作战效率和作战效果,他也依旧不改。
另一方面,他大力增加文官参与军事决策,还尝试用文官直接统辖军队。王夫之曾说:“宋所忌者,宣力之武臣耳,非偷生邀宠之文士也。”
甚至赵光义对于将领的选拔标准都有所改变:“朕选擢将校,先取其循谨能御下者,武勇次之。”】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还在痛揍赵光义,一边揍,一边痛骂:“你看看你,再看看朕!朕是怎么做的?朕从制度上限制那些武将,朕有随意猜忌他们吗?”痛揍一拳,“朕对边关将领如何?不说给他们贸易之便,还默许他们养死士了,朕起码没有瞎指挥!”再来一拳,“你搞什么‘将从中御’,你的水平够吗?”蓄力来一拳,“你就是心虚还不承认,可那么多皇帝上位也不正当,怎么就你这么瞎搞!”有人递来一根棍子,来上一棍,“还有文人,那些文人确实有一些知道军事,但大多数都懂个屁!”棍子挥舞的虎虎生风……
给他递棍子的正是三弟赵光美,两个儿子则在旁边叫人随时准备上壶温茶,下火解渴。
多么和谐友爱、幸福美满的一家啊!
唐朝,贞观三年。
作为宋朝之前最近的一个大一统王朝,特别是给宋朝带来不少教训的王朝,在讲到宋朝的军事制度时,唐初众人的注意力可以说是最集中的了。
“分化军权,相互牵制吗?”李世民对着宋朝的制度开始思考,这么做,确实能够最大程度将军权收归皇帝,避免某个将领势力过大,也避免士卒只知将领而不知皇帝。
但是,这样一套分割权力的方法,不会有过于分裂,进而导致军队内部难以协调、不断掣肘,从而严重内耗的问题吗?如此一来,军队的战斗力又该如何维持?
他这么想,也这么和臣子们说了。
房玄龄道:“陛下,臣观之意,大约从赵光义开始武将的地位就开始下降,随后并无转机。如此一来,后继之君们又有几人能够了解军事?怕是都与文官一起,崇文抑武,而这样的风气一开,加上宋朝的军队制度,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
杜如晦则是补充了一个细节:“大约不只是将领的地位变低,而是整个武人的地位变低了,和‘武’有关的一切都变了。”
所有与“武”相关的人和物都变得没有价值,宋朝会成为什么?一个纯粹文人的朝代?一个士子们欢呼雀跃的时期?一个文风鼎盛、绚烂繁华的王朝?只是没有武功。
这些都很好,可在这样的价值导向下,没有武功,犹如小儿抱金,也宛如空中楼阁。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笑了:“这些不完全适用于大唐。只是,如果宋朝的价值取向当真如此,那我唐朝的评价,未必很好啊。”其实不止唐朝,往前的汉朝,说不定都要落个穷兵黩武的名声。
李世民也笑了:“朕何尝在意这些!百姓的呼声才是最真实的。”他细细思索,“只是这权力中心总要有人,打压了武将,那必然是文官群体独占鳌头。虽然看起来没有武将那般的直接威胁,但是书生也可以颠覆国本啊!”
汉朝,元狩四年。
汉朝的列位公侯们对于宋朝的重文轻武都难以理解。
汉家重军功,非军功不得封侯,而有实打实军功的大臣,对上那些没有军功的大臣,底气都要足三分。此时,最推崇的还是文武兼备,就算是文人谋臣也不能对军事一无所知。
可宋朝不推崇武功,那那些纯粹文人们如果没有担任军队方面的职务,又有什么动力去了解这些他们认为“低贱”的知识?
如此一来,宋朝的军队和大臣们又是何等模样?这让他们这些从小沐浴在军功光环下的大汉臣子们如何能够理解。
汉朝如此,秦朝更是难以理解。毕竟,自商君以来,秦朝就越发重视军功,军功爵制也诞生于此。大秦的黔首们,更是盼望着能够挣下军功,从而改换门庭,一跃成为更高的阶级。
没有了军功制度,大秦的根基都会动摇。
【在这几套组合拳下来,宋朝的武人地位开始不断下降。
尤其是“以文驭武”这一套思路和制度在他儿子宋真宗在位期间正式形成后,武人的地位直接断崖式下降。文臣逐渐完全掌握了枢密院,将武将排除出了这个本应与军事相关的机构;同时,文臣又掌握了各地的驻军,成为武将的统帅。
“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
可文人并不知兵啊!
其后出现的无人愿从军、军队指挥不当、军队战斗力下滑、朝中屡屡和谈、武将不愿死战等问题,也与其分不开关系。】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没有再管哀哀嘶叫的赵光义,神迹中大宋军备废弛、战斗力孱弱的问题牵引住了他的全部心神。
他一直自得于自己“杯酒释兵权”的操作,认为自己和平交接了所有将领手中的军权,还安抚了人心,让那些和他一起打天下的老将们能够富贵荣华一生、荫庇子孙——他们当时篡位自立,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既没有寒了人心、保持了自己的光辉形象,又收归了兵权、不用再担心有人仿照他行事,这何止是一举两得?
而之后的抑制武将,不过常规操作罢了。毕竟,他也不是要把武将们打到泥地里去,只是不想他们太过膨胀,他还是想要一个文武并重的朝堂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遗留下来的政策、再加上后继之君的个人能力参差不齐,最终就形成了武将彻底低于文官的局面,甚至这样的情况在第三代君主在位期间就基本定型了!
都说天下太平后,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你们倒是看看天下太平了吗?不用天幕讲,他就能想象到当时天下的情况,必然没有太平!没有太平!没有太平,你们就开始搞这一整套,是后来的皇帝脑子都瘸了吗?
还是真觉得文官们就都很好,或者说觉得文官们就掀不起风浪?
唐末和五代十国,确实是武将屡屡乱命,但这不意味着文官就没有搞事的能力!
他不能左右后世的皇帝,他只能对自己的政策和制度进行修改,让它们更适用于大宋的情况,让后人随便乱来的难度加大。
要提升一下武将的权力吗?还是,把文官一起敲打?
宋朝,大中祥符三年。
已经祭祀了泰山和孔子的宋真宗赵恒这几年心态颇为愉快,直到他看着天幕开始讲他的父亲宋太宗,再讲到他在位期间武将地位急剧下降……
殿内的大臣们也以文臣居多,虽然平时总分派系,但对待武将群体的时候,文臣们也总会站到一起。此时也不例外。
他们没说什么,只是看着赵恒,想要先看看皇帝的想法,再做辩述。
赵恒怎么想?赵恒当然觉得自己的决策没什么问题!
自从他登基后对辽作战开始,武将自恃有功、朝廷离不开他们,就屡屡骄横,他如何能容得下这样的情况?当然是要把这种不良风气打压下去才好。
那就趁势议和——签订了澶渊之盟,如此一来,没了外战的压力,他就可以腾出手来整顿军队——至于说那些一时得志便张狂、骄横自满的武将不是所有将领,还有很多优秀的将领?那怎么能算!谁知道他们日后是不是就会居功自傲,甚至威逼皇帝呢?
朕知不知道这会影响军队战斗力?朕知道,但朕觉得影响不大,出城战不行,守城还守不住吗?况且大宋繁华富庶,若是能用一点小钱换来和平,那也够了。
于是,赵恒笑笑,也不说武将地位和权力的问题,只是道:“朕以为,朕与辽国签订盟约,乃是为天下争取到了休息之机,为大宋换得了治世繁荣。百姓经历多年战火,早已不堪重负,众卿以为如何?”
听到这里,文官们的心顿时一定,官家还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他们没有后顾之忧了!
于是一边大喜,一边纷纷赞同:“我大宋立国多年,及至陛下在位,天下得离兵革之苦,得享太平之治。……契丹请和,示以休息,……因此,官家朝帝陵、封岱宗、祀汾睢、谒亳社,绝代旷典莫不具举,礼乐明备,颂声洋溢,崇本报功以告神明,千载一时,岂不休哉。”
还有人极力称颂:“守成之贤,致治之盛,周成康、汉文景可以比德矣!”
赵恒自是听得心怒放,越发觉得自己乃是一千古名君,功绩不亚于太祖太宗,说不得,还可以比太祖太宗更强几分。
心情愉快之下,他也赞美自己的臣子们——贤君良臣,才是正道:“众卿也是朕治理天下不可或缺之人。神迹说文官不知兵,朕却不这么看。尔等熟读圣贤书籍,自是对兵书也成竹在胸,眼下不少新的兵法兵书便是出自众卿之手,如何能说是不知兵呢?”
文官们也含笑:“这还要有赖于官家眼光独到,给了臣等机会……”
(本章完)